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

194、怎樣理解孔子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之說?

     人積善與積不善,因也;餘慶與餘殃,則果矣。又既有餘慶餘殃,豈無本慶本殃。本慶本殃,乃積善積不善之人來生後世所得之果,當大于餘慶餘殃之得諸子孫者百千萬倍。凡夫不得而見,何可認之為無乎。喻如黑夜不見一切物,不得謂一切物悉皆消滅矣。 

    約佛法論,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約世法論,何獨不然。故孔子之贊周易也,最初即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夫積善,積不善,因也;餘慶,餘殃,則果矣。又既有餘慶餘殃,豈無本慶本殃。本慶本殃,乃積善積不善之人來生後世所得之果,當大于餘慶餘殃之得諸子孫者百千萬倍。凡夫不得而見,何可認之為無乎?喻如黑夜不見一切物,不得謂一切物悉皆消滅矣。

      
                                                                  (印光大師文鈔)

精選文章

264、念佛沒有境界和瑞相能否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