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

念佛人的一百種果報

念佛人的一百種果報 慈雲灌頂大師    (時刻警覺我們的起心動念)

恭錄自《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一【清】浙水慈雲灌頂沙門續法集 (歡迎流通)若以念佛一門。攝生世出世法言之

             為五欲故。發心念佛。地獄界也
﹝一﹞為名利故。發心念佛。餓鬼界也
﹝二﹞為眷屬故。發心念佛。畜生界也
﹝三﹞為勝他故。發心念佛。修羅界也
﹝四﹞畏惡道故。發心念佛。人法界也
﹝五﹞求天樂故。發心念佛。天法界也
﹝六﹞欣涅槃故。發心念佛。聲聞界也
﹝七﹞慕無生故。發心念佛。緣覺界也
﹝八﹞欲度他故。發心念佛。菩薩界也
﹝九﹞希成佛故。發心念佛。佛法界也

﹝十﹞    堅心念佛。地大也
﹝十一﹞喜心念佛。水大也
﹝十二﹞心念佛。     火大也
﹝十三﹞勤心念佛。 風大也
﹝十四﹞虛心念佛。 空大也
﹝十五﹞靈心念佛。 根大也
﹝十六﹞想心念佛。  識大也

﹝十七﹞念佛旋見。眼根也﹝十八﹞念佛反聞。耳根也
﹝十九﹞念佛轉槹。鼻根也﹝二十﹞念佛還嘗。舌根也
﹝二一﹞念佛攝覺。身根也﹝二二﹞念佛逆知。意根也

﹝二三﹞念佛觀像。色塵也﹝二四﹞念佛聽名。聲塵也
﹝二五﹞念佛染香。香塵也﹝二六﹞念佛有味。味塵也
﹝二七﹞念佛光嚴。觸塵也﹝二八﹞念佛觀想。法塵也

﹝二九﹞眼不別色。眼識念佛也﹝三十﹞耳不別聲。耳識念佛也
﹝三一﹞鼻不別香。鼻識念佛也﹝三二﹞舌不別味。舌識念佛也
﹝三三﹞身不別觸。身識念佛也﹝三四﹞意不別法。意識念佛也

﹝三五﹞怖生死苦。苦諦念佛也﹝三六﹞息諸惑業。集諦念佛也
﹝三七﹞修戒定慧。道諦念佛也﹝三八﹞證寂滅理。滅諦念佛也

﹝三九﹞煩惱不生。無明緣念佛也﹝四十﹞不作諸業。行緣念佛也﹝四一﹞不託母胎。識緣念佛也﹝四二﹞色心斷滅。名色緣念佛也﹝四三﹞諸根灰泯。六入緣念佛也﹝四四﹞根塵識離。觸緣念佛也﹝四五﹞不領前境。受緣念佛也。﹝四六﹞不貪財色。愛緣念佛也
﹝四七﹞不求塵欲。取緣念佛也。﹝四八﹞業無有成。有緣念佛也
﹝四九﹞不受後陰。生緣念佛也    ﹝五十﹞空無熟壞。老死緣念佛也

﹝五一﹞一心念佛。萬緣自捨。施度也
﹝五二﹞一心念佛。諸惡止。     戒度也
﹝五三﹞一心念佛。心自柔順。忍度也
﹝五四﹞一心念佛。永不退轉。進度也
﹝五五﹞一心念佛。餘想不生。禪度也
﹝五六﹞一心念佛。正智分明。智度也
﹝五七﹞一心念佛。成正遍知。菩提也
﹝五八﹞一心念佛。常樂我淨。涅槃也
﹝五九﹞寂靜念佛。空如來藏也
﹝六十﹞想像念佛。不空如來藏也
﹝六一﹞圓通念佛。空不空如來藏也
﹝六二﹞日出念佛。先照時也   
﹝六三﹞食時念佛。轉照初
﹝六四﹞亭午念佛。轉照中也             
﹝六五﹞晡時念佛。轉照後也

﹝六六﹞日沒念佛。還照時也﹝六七﹞念心外佛。小教也
﹝六八﹞念心內佛。始教也     ﹝六九﹞念即心佛。終教也
﹝七十﹞念非心佛。頓教也     ﹝七一﹞念普融佛。圓教也

﹝七二﹞有佛有心。淨念相繼。事法界也
﹝七三﹞無佛無心。不假方便。理法界也
﹝七四﹞念佛念心入無生忍。事理無礙法界也
﹝七五﹞若佛若心。遍含無盡。事事無礙法界也

﹝七六﹞一念佛門。含無盡義。總相也
﹝七七﹞四五義門。非一念佛。別相也
﹝七八﹞十六觀等。同成念佛。同相也
﹝七九﹞依報清淨。非正莊嚴。異相也
﹝八十﹞念佛一門。攬諸義成。成相也
﹝八一﹞四種五種。各住自位。壞相也
﹝八二﹞依正功德。念佛便周。同時具足相應門也
﹝八三﹞遍周諸法。不離念佛。廣狹自在無礙門也
﹝八四﹞一根念佛。六根都攝。一多相容不同門也
﹝八五﹞念佛三昧。即一切法。諸法相即自在門也
﹝八六﹞正念佛時。餘門不現。秘密隱顯俱成門也
﹝八七﹞此念佛門。一切齊攝。微細相容安立門
﹝八八﹞五種念佛。互攝重重。因陀羅網境界門也
﹝八九﹞見念佛門。即見無盡。託事顯法生解門也
﹝九十﹞前後念佛。不異當念。十世隔法異成門也
﹝九一﹞念佛一法。帶無盡法。主伴圓明具德門也

﹝九二﹞念自心佛。本覺也           
﹝九三﹞念佛信心。始覺中名字也
﹝九四﹞念佛解心。始覺中相似也
﹝九五﹞念佛證心。始覺中分證也
﹝九六﹞念佛成佛。究竟覺也

﹝九七﹞當念佛時。寂寞無為。法身佛也
﹝九八﹞當念佛時。無德不具。報身佛也
﹝九九﹞當念佛時。凡聖並欣。化身佛也
﹝一百﹞故知念佛一法。攝盡一切法矣




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淨土法門為什麼被稱為難信之法?

淨土法門為什麼被稱為難信之法?

  淨土法門,為一切法門中之特別法門。心無成見者,則易生信。知為特別法門者,則必極力提倡。將特別法門作普通法門論者,則不但不生信且將辟駁矣。以故名為難信之法。汝能信得及,許汝往生有分。

  須知淨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所說一切法門中之特別法門。愚夫愚婦心無成見,則易生信。通宗通教者,知為特別法門者,則必極力提倡。通宗通教而以特別法門作普通法門論,則不但不生信且將辟駁矣。以故名為難信之法。故光常曰淨土法門,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故得九界(六道三乘之九法界)同歸,十方共讚,千經俱闡,萬論均宣也。汝能信得及,許汝往生有分。


(印光大師文鈔)


--------------------------------------
通宗通教之人以(特別法門當作普通法門説,以普通法門解釋淨土法門,不但給人沒辦法生起對修淨土的相信與信心),(辟ㄅㄧˋ駁ㄅㄛˊ)辟駁的意思,反駁别人的言論,就是反對的理由,所以故名為難信之法。

無論順境逆境 都要感恩

無論順境逆境 都要感恩

修行

很多人都是習氣做主,受情緒掌控,
可是作為一個修行人,
必須要理性當家,而不是情緒當家。

我們所遇到的、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
都跟我們的業力有關係,
所以我們應該反觀自省、自我懺悔,
而不是去責備外界的人、事、地、物。

文 | 慧凈法師

我們生生世世以來,都有無量無邊的業障,佛陀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又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此,這一生當中所遇到的,不管是順境或逆境都要感恩。

可能有人會想,他對我不好,對我有所虧欠,怎麼有辦法感恩?

其實要感恩。因為對方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還債,讓我們消業障、增福德。同時,這樣的境緣,正是讓我們修忍辱的好機會,是修行上的一種莊嚴。因此,佛陀說,「人家對我們無理的對待,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恩惠」。

有的修行人,雖然修行,但不曉得修行的真正意義,還是跟過去世俗的習性、觀念一樣,認為他對我無理。一般來講,無理一定要討一個公道,這是一般人的想法。

但對修行人來說,別人的無理,正是我們償還業債的時候,別人的無理正是讓我們修忍辱度的時候,別人的無理正是讓我們增加功德的時候,別人的無理正是讓我們實踐「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時候。所以不應該計較、甚至憤恨在心。

因為有菩提存心,所以看一切眾生都比寶物還要可貴,就像剛剛所講的,「以善為寶,以仁親為寶」,那修行人就是「以眾生為寶」,珍惜眾生,從內心深處,想為眾生帶來利益、帶來安樂。

有好處、有利益、有成就的、有成功的,都默默地、主動地奉獻給對方;對方有過失、有苦惱、有虧損、有失敗,就主動地、默默地承擔,這才是修行人。

如果遇到無理、非理的對待,修行人只會對他生起大悲心,是不會生起嗔恨心的,如果生嗔恨心那就不是一個修行人了。當然,我們是凡夫,說要完全生起大悲心是不容易的,可是至少要做到「不含怨過日落」。一有不好的念頭,起情緒、發牢騷、憤恨的念頭,就立即反觀自照,立刻把嗔恨心消除。

很多人都是習氣做主,受情緒掌控,可是一個修行人,必須要理性當家,而不是情緒當家。要「理性而不情緒,慈悲而不嗔恨」,凡事要往正面去思惟,絕不可朝負面思惟。不管對象、事件是如何,只要往正面思惟,就會帶來正面的效果;如果往負面思惟,就會帶來負面的效果。

凡事都是我們的「鏡子」。我們面對鏡子,鏡子所顯現的,就是我們所展現的——好、壞、美、丑、寬容、計較,我們的身口意就是這樣。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所處的環境、他人對我是好是壞,都是我們自己感召來的,如果我們沒有那樣的業力,是不可能感召來這種環境的。因此每個人必須為他自己所遇到的負完全的責任,其實這也是佛法中有關「信解三世因果業報」的根本道理,相信因果的佛教徒,自然會朝此方向去實踐。

也就是說,我們所遇到的、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我們都有責任,而且應該負起全部的責任。

因為這都跟我們的業力有關係,所以我們應該反觀自省、自我懺悔,而不是去責備外界的人、事、地、物。




被冤枉,原來有特殊的前世因緣

被冤枉,原來有特殊的前世因緣

從前在克什米爾地區,有一位具有神通、神變的比丘,名叫日瓦德,他座下有很多弟子。一日,他在林中煮染法衣時,附近的一位主人出門尋找丟失的牛犢,看見林間炊煙繚繞,於是順此方向來到了近前,看到這位比丘正在生火,便問:「你在做什麼?」日瓦德答說:「我在煮染法衣。」那個人打開染鍋一看,發現裡面煮的不是法衣,而是牛肉!日瓦德自己也驚訝地看到了鍋里的肉。

於是主人把他帶到國王面前,呈稟道:「這位比丘偷了我的牛犢,請國王懲治。」國王不問事情始末,便將比丘打入監牢。幾天後,主人家的母牛自己找回了牛犢,於是那個主人急急忙忙來到國王面前稟奏:「那位比丘並沒有偷我的牛犢,請求國王您釋放他。」但國王因為事務繁忙,六個月都沒有釋放他。

後來,比丘的許多有神變的弟子們從空中飛行而來,到國王面前稟告:「這位比丘是一位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是清白的,請國王釋放他。」於是,國王親自去釋放比丘,當看到比丘滿臉憔悴、吃盡苦頭的樣子,國王萬分懊悔地說:「此事延誤已久,我真是造了滔天大罪。」比丘說:「您沒有錯,這是我自己的業力。」

國王問:「您以前到底造了什麼業,要感受這樣的果報?」於是,這個時候比丘講述起來:「我往昔曾經轉生為一名盜賊,因為當時偷了一頭牛犢而被主人緊追不放,到了林間,我驚慌之餘,就將牛犢扔在一位正在入定的獨覺面前,便溜之大吉了。如此卻給獨覺帶來了入獄六天的厄運。就是這一惡業的異熟果,使我在多生累世中感受惡趣的痛苦,今生也要遭受這樣的苦難,不過這是最後一次的異熟果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哪裡播種,就會在哪裡結果,這是一種自然規律,誰也無法違反。正如佛陀在《百業經》中講過的:前世所造的業,無論是善是惡,其果報絕不會成熟於外面的地水火風,而是成熟於自己的界蘊處。就是成熟在自己的身心上,自作自受之意。

想改變命運,遠離痛苦,獲得安樂,唯一要做的就是斷惡行善,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我們遭受痛苦,是因為造惡業;我們享受安樂,是因為做善業。遭受痛苦的時候,如生病、貧窮,被人欺騙、傷害、咒罵、羞辱,應該了知,這都是自己往昔所造的惡業的果報,然後猛厲懺悔,儘快消除這些惡業,讓自己從根本上解脫。 

——摘自《成就寶鑒論》因果不虛9





念佛人頭上有光,正氣人頭上的光比不上!


念佛人頭上有光,正氣人頭上的光比不上!

明朝萬曆年間的蓮池大師,凈土宗的第八祖。

蓮池大師還沒出家的時候,是姓沈,在家時就有學佛、念佛。有一日,他的隔壁有一老人過世,他的子孫為他牽亡,牽亡的時候,仙婆替亡者說話。

他覺得很稀奇,蓮池大師還沒出家的時候叫沈居士,他也去聽那個人替亡者說話。他站在旁邊,後來想到:「我是念佛的人,現在我沒有念佛,這樣不好。」自己的心隨時就提起正念,心中在默念阿彌陀佛,繼續在念佛。

他一念佛,那位仙婆就說了:「像沈先生這樣用功,這樣修行,就不必煩惱不會作佛,將來一定能夠成佛!」沈居士聽到,嚇了說:「我默默地站在這裡,你怎麼會知道我有修行?」仙婆就說:「有啊!我知道現在你在念佛。」「你怎麼知道我在念佛?」仙婆說:「你心裡一念阿彌陀佛,你的頭上就放出光明來。

光明中就有一尊阿彌陀佛站在那裡,非常慈悲,光明燦爛。所以我知道你心中在念佛。」

由此可見,我們凡是念佛,我們頭上就放光,頭上就有一尊阿彌陀佛在那裡,時時加持我們[正氣足的人頭上也有光,但比不上念佛之人頭上發的光]

所以有人說晚上走路,一個人走會怕的時候,就認真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不會怕。若一念阿彌陀佛,頭上就放光,光明中有阿彌陀佛,所有的邪魔鬼怪都會遠離,就不會傷害你,所以念佛現在就得到廣大受用,頭上時時放光,佛時時在頭上來加持,這是非常難得。




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

王鳳儀善人

【王鳳儀善人】

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心裏存的,都是別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找人好處是「聚靈」,看人毛病(缺點)是「收贓」。

「聚靈」是收陽光,心裏溫暖,能夠養心;「收贓」是存陰氣,心裏陰沉,就會傷身。




道證法師:殺生的真實果報

道證法師:殺生的真實果報
 
我曾經看過一位肺癌的患者,他是從事殺豬的屠宰行業,他的妻子和女兒在他去世之後,回到醫院來找我,心有餘悸地告訴我說,這位病人回家之後,幾天都昏迷不醒,口中一直用很恐怖的聲音叫嚷著:「趕快把牆上這些豬肝拿走。」家裡的人告訴他說:「房間裡面哪裡有什麼豬肝呢?」但是病人還是不斷地叫著:「趕快把那些豬頭拿走。」又很痛苦地叫著,聲音可以說是哭嚷的,這樣連續叫了幾天幾夜,叫得全家毛骨悚然,不知所措。他死亡的時候表情是非常驚恐的,全家看了也很恐怖,時常想起來都心有余悸。他們才深深相信佛所說的,殺生的因果報應。

當他住院的時候,我曾經勸他們念佛,但是他們說,他臨終時那種氣氛,嚇都嚇壞了,怎麼念得出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佛雖然大慈大悲,允許我們在臨終的時候,回心懺悔,只要能念十聲的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我們自己反省一下,在平常健康的時候,只要情緒有波動,要回心向佛已經很不容易,何況在臨終時的大苦和大亂?

但願這位患者的現身說法,能令所有見聞的人,免掉重蹈覆轍的痛苦;也但願他乘著警惕大眾的功德,可以脫離苦海,蒙阿彌陀佛接引;也希望被他殺害的眾生,仰仗佛法的甘露,解開心頭的怨結,大家一起念阿彌陀佛,同生西方,同成佛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2018年5月9日 星期三

阿彌陀佛沒問題,是我們這邊有問題

達真堪布:阿彌陀佛沒問題,是我們這邊有問題

         若是你真心想去西方極樂世界,真心想面見阿彌陀佛,你不會怕死,而且對你來說,死是求之不得的事。那樣你不是快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了嗎?你不是快要到阿彌陀佛面前了嗎?還有什麼可怕的?

但是現在,一說要死了,都害怕了。到雪域高原了,很多人都有反應,呼吸一困難,就害怕了。還是不捨得離開,還是留戀世間!說明出離心還是沒生起來,真正的願沒發出來。

出離心是根本!到時候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接你。但你不願意死,害怕死,你就走不了。阿彌陀佛也不能強迫你走!你真正生起出離心了,真正對輪迴有甚深的體悟,知道輪迴是苦海,是火坑了,你還會留戀嗎?

西方極樂世界特別好,連痛苦的名字都聽不到,那麼好的一個世界。都說想往生、願意往生,但是到時候都放不下。

所以不是阿彌陀佛不接我們,而是我們不肯跟他走。我們的願要和他的願相應。他真心實意地接我們,我們真心實意地想去,這才是相應。

我認為阿彌陀佛那邊沒問題,是我們這邊有問題。我們不是真心實意地想去西方極樂世界,到臨終關鍵的時候,放不下家和財產,放不下兒女和親朋好友,心裡貪戀的都是這些。

你的心裡已經裝滿了娑婆世界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心門關得嚴嚴的,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成千上萬的菩薩與大乘比丘來迎接你的時候,怎麼能進到你的心裡呢?

臨終的時候見阿彌陀佛,不是用肉眼見,而是用心、用慧眼見。但你見不到,因為阿彌陀佛以及他的眷屬無法能進到你的心裡,只能在你的心外。不是阿彌陀佛不來,是你見不到。所以發願很重要啊!

常用佛法詞彙(持續更新)

【一切種識】阿賴耶識的別名,因阿賴耶識能攝藏一切法的種子。

【一切唯心造】謂一切萬法都是由心而起、由心所造的。

【一合相】一個由眾多極微分子合成的有形物質,如世界是由無收的微塵集合而成,世界稱為“一合相”,人體是由四大五蘊合成,人身也是“一合相”。

【一闡提】一闡提迦的簡稱,是極難成佛的意思,有二種:起大邪見,斷一切善根者,名斷善闡提;大悲菩薩,發願眾生度盡,方成佛道,而眾生至多,故亦成佛無期者,名大悲闡提。

【一即一切】一是最少,一切是最多,一即一切是多少一樣,沒有分別的意思。法住法位,法性即在諸法差別位上見,在諸法差別現象上亦即顯出法性本體來,所以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佛教法法相即、法法相入的理論。

【一實】一是唯一,實是實相,唯一而真實的相,叫做“一實”,也就是“真如”的意思。

【一念】(喻)極短的時間。有說六十剎那為一念,有說九十剎那為一念,又有說彈指頃便有六十念。

【一念三千】這是天台宗的觀法。三千者,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等是十法界,這十法界中的每一界各具有十界,則成百界,百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有十如,則成千如,千如中的每一如又各具有三種世間(即眾生世間、國土世間和五陰世間),則成三千世間,或叫做三千諸法,是一切法的總稱。此三千諸法實具於吾人一念之心中,名“一念三千”。

【一念不生】心中毫無雜念妄想,乃超越念慮的境界。

【一念業成】只要念堅信阿彌陀佛的本願,就可以成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業。
【一念相應】一念者,靈知之覺性,亦即本覺,當始覺與本覺靈知之性合而為一時,叫做“一念相應”。


【一音】謂佛之音聲。眾生因為緣有深淺,根有利鈍,所以在一音之中同聽異聞。若是人天根器,則聞佛說五戒十善之法;若是聲聞根器,則聞佛說四諦之法;若是緣覺根器,則聞佛說十二因緣之法;若是菩薩根器,則聞佛說六度等法,各得解了。<維摩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一剎】一佛所教化的國土。剎就是國土的意思,通常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稱為一剎。

【一剎那】指極短的時間。佛經說在人的一個念頭中就含有九十個剎那。

【一相三昧】禪定之名。<六祖壇經>說:“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僧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 一真法界】唯一真實的法界,也就是佛的法界。諸佛平等的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有非空,離名離相,無內無外,唯一真實,不可思議,謂之“一真法界”。

【一真一切真】一真是指絶對的真理而言,華嚴宗所謂一真法界,天台宗所謂諸法實相,都是不離自性,站在真如的立場上談性,則一切法的不虛妄性和不變異性即是真如,故說一真一切真。

【一期】指人的一生,或生物的一度生死。

【一期無常】萬事萬物,都有生、住、異、滅之四相,例如:人之初生,叫做“生”;其成長之形,叫做“住”;逐漸衰老,叫做“異”;最終死亡,叫做“滅”。又如:草木逢春發芽,叫做“生”;葉出花開,叫做“住”;逢秋凋謝,叫做“異”;最後枯死,叫做“滅”。天地間不論何物,皆經過此四相的變遷,惟決不是經此生住異滅之四相後,一切便歸於無,而是生住異滅,又再生住異滅,正如春夏秋冬一樣,今歲已去,明歲又來,周而復始,無有窮盡。其經此生住異滅之一周,叫做“一期無常”。

【一體】外相雖異而其本性則一,叫做“一體”。<涅槃無名論>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法界觀>也說:“情與非情共一體。”
【一體三身自性佛】指皈依自己色身內,自性具足之法身、報身、化身等三身佛。<六祖壇經>說:“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平常的習慣在臨終時的影響甚大,不可不慎!

道證法師  講述

  我曾經看過一位患者,她為我上了一課,不但是有關戒律的一課,也是啟示“習慣影響我們往生”的一課。她是一位五、六十歲的

“歐巴桑”,平日很講究服裝打扮,甚至連住院做放射治療,只是由醫院的三樓到地下室,她也一定要化妝、擦口紅、拿鏡子照滿意了才下

樓,她的癌蔓延到骨頭,一隻手骨折了,她也還要用另一隻手來擦粉、照鏡子。儀容、服裝端正整潔,令人看了有清爽的感覺,這本來是不錯的。但是,這強烈執著的習慣,在她臨終時,發生什麼影響呢?

  當時我勸她念佛,她很恭敬歡喜念佛,而且她知道自己病很重,隨時有生命危險,就發願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交待我為她助念。而

因為我們醫院沒有助念的場所,所以她事先轉到佛教“菩提醫院”,方便臨終助念,我下班之後再去菩提醫院陪她念佛。有一天她半昏迷,

我在旁邊念佛,她偶然也會清醒出聲念。忽然她說:“要來去西方,快快來去,不走不行(臺語)!”然後她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但是忽

然間卻變成念“阿彌陀粉”,還說:“粉,就是擦粉的粉!”平常她那個化妝擦粉的動作又表現出來。我看了就提醒她說:

  “我們要去西方不必擦粉,去西方大家都和佛一樣,金色莊嚴放金光,比擦粉還好,快念阿彌陀佛!”她聽了就再念阿彌陀佛,但是一下子又念成“阿彌陀花”,還說:“花就是插花的花!”同時還作“在頭髮

上插花”的手勢。我再次提醒她,她就又念佛。但是忽然間,她又說:“啊!我也沒穿鞋”,我向她說“西方黃金為地很清淨,不必穿鞋”,她才又念佛。

  這位患者的示現讓我瞭解,佛在“八關齋戒”中有一條,“不香花鬟莊嚴其身”的戒條,意思是不用香水或各種化妝品,及珠寶裝飾

品,種種花樣來打扮裝飾這個身體。佛教我們練習不必追求外表虛假的裝飾,要開發內心真實的美德莊嚴。我們對“自我”執著已經夠重了,修行放下、減輕都來不及,實在不必再去加強啊!

  一個人如果習慣化妝,一輩子培養這種習慣,臨終的時候它也會冒出來,念佛也會念錯,因為習慣會產生力量!您看我們平常怎麼穿

衣、穿鞋、怎麼刷牙,都有習慣的力量,不必想,它自然表現出來。所以佛制的戒律就是在幫助我們——平常就放下不必要的習慣,放下

錯誤的追求,以免臨終生障礙。像這樣,心一面想佛又一面想擦粉、插花,嚴格說來這不單單是“佛號念錯”的問題,是內心的“願”有問題——“願”不夠真切。到底你是願生極樂呢?還是願意輪迴來化妝擦
粉呢?

  真正有願要往生的人,自然會放下這些不相干的習慣,自然沒興趣追求。願生極樂的人只需用“阿彌陀佛牌”的化妝品,美化內心,令

心喜悅、真誠,不會“迷失佛陀”,而能夠開發佛性,這才是“MAX FaCtOr”美麗漂亮。




了凡的故事精華 ─ 改造命運的祕訣《了凡四訓》:命由己造,心想事成

了凡的故事精華 ─ 改造命運的祕訣《了凡四訓》:命由己造,心想事成

2018年5月5日 星期六

何必結社念佛

何必結社念佛 

直 靜 ,明倫月刊454期2015/5

我與一千大眾結淨行社,始從今日發菩提心,窮未來際行菩薩行,願盡此報身,生安養國。(淨行社.發願文)

民國十三年,杭州常寂光寺微軍老和尚的高足妙培法師,出家即以淨土為宗,曾在紅縲山參學數年。遊於廬山,感慨慧遠大師的淨土宗風,無人提倡振興。見到青蓮寺古剎的遺址,前臨三疊泉,後倚五老峰,左右有獅子、象鼻兩座山峰,是一座天造地設的淨土道場。



於是發心要復興古剎,與上海諸大居士商量之後,獲得大力贊助。特別祈請印光祖師撰〈廬山青蓮寺結社念佛宣言書〉一文,宣導結社念佛的重要性。印祖說:有人問:「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就好了,何必結集社團共修呢?」這是不知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必須要等待種種因緣的相互扶助,才能夠成就,何況要學了生脫死的無上妙法呢!《易經》的兌卦,由上卦兌與下卦兌合成。兌者,悅也。兌為澤,兌像兩座水澤互相資助,孔子在《大象傳》說:「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兩座水澤併連一塊,可以相互資益,彼此潤澤。聖人將朋友列為五倫之一,就是採取朋友有勸善規過的功能,好像兩個月亮相互輝映,朋友若遇有危難則互相扶持,以保安全。又像兩手相互支援,一般人常有這樣的情形,若沒有互相倚靠扶持的力量,多半會因循慣有的習氣,造成輕忽怠惰的弊病。



大眾同居一處,早晚功課依照規定修持,雖然想要懈怠,也不容易有機會。除了固定功課外,那些奮發精進的同修,就可以攝受那些想要懈怠的人,也會勉強自己努力修行。人人都精進向前,誰甘願落後退墮?彼此互相輔助,修行容易成就。修行時,若有疑惑,或有什麼見解,可請教修行上有正知正見的同修,代為抉擇去疑。每天空暇時刻,可啟請一些年高有德望的耆宿,稍為提示淨土修行的綱要,可去邪取正,對淨土法門更加了了分明。

因為有這樣多的益處,所以古人都倡導結集社團共修。即使有職業或工作,不能親自預會,但依據社團章程來修持,等待開會日,或親自前往,或以信函告知,說明個人修持的勤怠情形,所得利益的大小,也和預會共修,相去不遠。因為他十分盼望社友的扶持,所以不敢懈怠荒廢。

印祖在〈宣言〉中,舉出宋代的長廬宗賾禪師與省常大師為例,宗賾禪師結集大眾,建立蓮華勝會的念佛會,普勸出家在家四眾,共修念佛求生淨土,感得普賢、普慧兩尊菩薩,在夢中求入蓮華勝會,念佛會便以這兩位菩薩為會首。宋真宗時,省常大師在杭州昭慶寺,組識淨行社,大臣王旦,第一位報名參加,影響一百二十多位宰官士大夫入社共修,還有數千位出家沙門,及難以計數的老百姓,大家同在淨行社修淨土勝行。

《禮記.學記》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志同道合的勝友能結集立社,專修淨土法門,專求往生淨土,則當生可入聖賢之域,歿後導歸極樂蓮邦,同作彌陀的弟子,海會的良朋。結社念佛,有善友為依,值得淨土行人珍惜參與。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夢參老和尚的叮嚀:人間佛法,佛法在人間。

夢參老和尚的叮嚀

人間佛法,佛法在人間。

在人間是依著佛所教授的去做,我們就能得到利益,得到好處。
不去做呢?也沒有害。說不信佛,只是得不到加持而已。

過去古人說:「慈悲生禍害」。
你沒有智慧,不但沒幫助人,反倒成了他的禍害,這是教導的方法不對。慈悲是有次第的、有方法的。

為什麼要學法?為什麼要多聽經?你會生起智慧。
不然,有時候有感應,佛菩薩現前,作聖境了,道友一講就執著!
本來是好事變成壞事,本來是聖境變成魔事。

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的心。
我說這個心,不是現在打妄想的糊塗心,這個心是糊塗的、沒智慧的。
我說的是你原來清明本體的心。

念佛法門,橫超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頓超直入,一句彌陀,任何障礙都障不住的。

我們看到很多人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想到一邊去了。
心不在焉的念,效果不大,必須心口如一的念。







精選文章

264、念佛沒有境界和瑞相能否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