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6日 星期五

瞋怒心,是宿世的習性。




印光大師:

瞋怒心,是宿世的習性。現在當作我已經死了想,任他刀割香塗,於我無干。遇到所有不順心之境,都當作我已經死了想,就無法起瞋怒心了。

這就是如來所傳的三昧法水,普洗一切眾生的罪業,並非我印光別出心裁妄說的。

瞋怒心,是宿世的習性。今天既然知道瞋心於我們有損無益,就應當以海闊天空的肚量容納一切事情;則現在的寬宏習性,就可轉變宿生的偏窄習性。倘若不加對治,則瞋怒習氣越來越大,它的危害就不是一點點了。

瞋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已有損。輕則心煩意亂,重則肝目受傷。必須讓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滅,福壽增高了。




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現是什麼原因?如何避免?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現是什麼原因?如何避免?

  是未曾真實攝心,只做場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實攝心,則內無妄念,專注於一句佛號中,必能消除業障,增長福慧,何至常有境界之苦。《楞嚴經》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此之謂也。

  所言常有境界,當是未曾真實攝心,但只做場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實攝心,則內無妄念,專注於一句佛號中,必能消除業障,增長福慧,何至常有境界之苦。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聖境界現,及得種種神通。只期心佛相應而已。所謂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若能如是,譬如杲日當空,霜雪俱化,又何得有不如法之境界,為苦惱於身心乎?若不如是用心,平常專欲得見聖境,不知

聖境之得,須到業盡情空地位。否則勿道所得者皆屬魔境,即是聖境亦無所益,或有大損。以不知精進力修,反從此生大歡喜,未得謂得,則必至著魔發狂。《楞嚴經》謂:“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者,此之謂也。況汝之境界,乃屬俗染境界乎。但自提起正念,俾從前所有淫欲嗔恚等心不起。即或偶起,當即覺照,令其速滅。喻如賊至其家,若主人識得是賊,其賊即時便去。若當做家裡人,則其家便被賊劫掠淨盡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復諦醒法師書)




念佛人見到善惡境界時該如何對待?


念佛人見到善惡境界時該如何對待?

  惡境不可怖畏,但攝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歡喜,但攝心正念,必有所得。念佛人切勿欲得境界,以免成障礙也。

  念佛所見之境,惡境不可怖畏,但攝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歡喜,但攝心正念,必有所得。謂業消智朗,然有淺有深,不可即生滿足想。攝心正念,善境或愈顯,或即泯,切勿以為念。但使念不離佛,佛不離念即已。見善境,心地清涼,了無躁妄取著之心,亦不必定是入定。此是了知唯心所現,不是對境無心。……聖境若現,知屬唯心,取著則非唯心矣。以初心一見聖境,多多不知唯心,故生取著。一生取著,則不是得少為足,便是著魔發狂。故經云:“不作聖心,謂己已證,名善境界。

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著魔發狂。”……境現而勘,汝謂是分別。汝既能見境,勘又何礙。勘者非特起別種法,乃攝心於佛,不令起二念耳。由汝不識勘之事,意謂另有勘之一法,反成分別。念佛人並不是一籠統,無分曉。乃於一切境,如鏡照相,相來即現,相去即無。汝所說者,通是未著魔而欲著魔之話,非防著魔之話。以汝躁妄心,急欲得此境,故反成障礙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復溫光熹居士書三)




2019年7月13日 星期六

放下煩惱


【放下煩惱】

常有人問我:如何止息煩惱?若把心喻為一杯清水,煩惱喻為泥沙,杯中之水本來清淨,但抓一把泥沙丟進清水中攪拌,必然變得混濁。如果想讓濁水再次澄清,其實,不須尋找什麼方法,只要不再攪拌它,泥沙自然沈澱,杯水自然再現清澈,止息煩惱,不就是這樣的道理嗎?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兩忘」--大安法師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兩忘」--大安法師

問:《印祖文鈔》里我似乎記得念佛要念得心佛不二、心佛兩忘。如何理解心佛兩忘的「忘」,還有「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請開示。
        答:建立信願之後,我們在念佛功夫上還是要努力,精進,要「取法於上」,要趨向於念佛的這種一心不亂——念佛三昧。現在講的這個心佛不二、心佛兩忘就是念佛三昧的境界,能念的心、所念的佛打成一片。

        那麼怎麼去達到這個目標?就要用大勢至菩薩那個方法: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句佛號先在事相上你把得牢,念念都不落空——念念都在阿彌陀佛名號上,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先從不離開開始,然後才能夠念得熟了,千念萬念,念到最後一念,這個念頭脫落,能念之心、所念之佛打成一片,成了一大光明藏,能念的心是子光,所念的佛號是母光,子母的光明融為一體,自己的這個虛妄的身心都消融了,正定正受現前,這就是三昧的境界。
那麼「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就是:「念」是我們造作的一種功夫,那麼「無念」是我們的真如體性,剛才講無念的體性。那麼從一般的功夫上來說,我們的念是熏習阿賴耶識的一個種子,不斷地熏習,這叫真如熏無明,名號就是真如,念念熏我們無明的種,無明的阿賴耶識種熏習一個種子。這個種子如果熏習到一定程度,它的功能力量就自動地會產生自動化,等你不有意去念的時候,這個佛號還能夠現前。所以,具有無念無為的心體,但你這個念佛的佛號又能孤明歷歷,這就是寂中有照,照中有寂。




2019年7月10日 星期三

39、《往生論》和《往生論注》的意義是什麼?有何特點?



39、《往生論》和《往生論注》的意義是什麼?有何特點?

  詳示淨土莊嚴,如來法力,菩薩功德。凡見聞者,悉願往生。其特點,文義顯豁直捷。真能上繼匡廬,下啟天臺、西河、長安等。

  天親菩薩廣造諸論,宏闡佛乘。復宗《無量壽經》,作願生偈論,示五門修法,令畢竟得生。具顯禮拜、讚歎、作願、觀察、回向之法。於觀察門,詳示淨土莊嚴,如來法力,菩薩功德。凡見聞者,悉願往生。曇鸞法師,撰注詳釋,直將彌陀誓願,天親衷懷,徹底圓彰,和盤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無礙辯,何克臻此。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六往生論注跋)

  往生論注,閱一遍。文義顯豁直捷。真能上繼匡廬,下啟天臺、西河、長安等,宜細看之。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與康澤師書)






40、什麼是通途法門?什麼是特別法門?


卷二 淨土法門與教義教理
第一章 特別法門與通途法門

40、什麼是通途法門?什麼是特別法門?

  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者,名為通途法門。

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為特別法門。

  竊維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者,名為通途法門。

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為特別法門。
通途全仗自力,特別則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有深修定慧斷惑之功,而無真信切願念佛求生,亦屬自力。 

今以喻明,通途如畫山水,必一筆一畫而漸成,
特別如照山水,雖數十重蓊蔚峰巒,一照俱了。

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強者日不過百十里,
特別如乘轉輪聖王輪寶,一日即可遍達四大部洲。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五近代往生傳序)



仗自力者,名通途法門。
仗佛力者,名特別法門。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楹聯·講堂)




38、《普賢行願品》的要義是什麼?


38、《普賢行願品》的要義是什麼?

  華藏世界海,淨土無量無邊。而必以求生西方,為圓滿佛果之行。可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原自肇起華嚴。

  及至末會入法界品,善財以十信後心,受文殊教,遍參知識。最初於德云比丘處,聞念佛法門,即證初住,是為法身大士。自此遍參諸知識,各有所證。末至普賢菩薩處,蒙普賢開示,及威神加被之力,所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是為等覺菩

薩。普賢乃為說偈,稱讚如來勝妙功德,勸進善財,及與華藏海眾,同以十大願王功德,一致進行。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並不一說彌陀誓願,淨土莊嚴,往生因果。以此諸大士咸皆備知,無庸復說。又華嚴一經,初譯于晉,只

六十卷。次譯于唐則天朝,八十卷。二譯皆文來未盡,於普賢說偈贊佛後未結而
終。(從前無紙,西域之經,皆寫于貝多樹葉。以寫之不易,或有節略。又葉用繩穿,或有散失。文未來盡,由此之故。若今經書釘作一本,則無此弊。)至德宗貞

元十一年,南天竺烏荼國王,進呈《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四十卷之全文。前三十九卷,即八十卷華嚴之入法界品,而文義加詳。第四十卷之全文。為晉唐二譯所無者,乃普賢稱讚佛功德後,勸進往生西方之文。當時清

涼國師亦預譯場,八十卷經,早已親制疏鈔流通矣。物為此一卷經,制別行疏。圭峰造鈔,為之弘闡。又為此四十卷全經制疏。以屢經滄桑,致久佚失。近由東瀛復回中國,故知此一卷經,為華嚴一經之歸宿。華藏世界海,淨土無量無邊。而必以求生西方,為圓滿佛果之行。可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原自肇起華嚴。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流通序)




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

修行境界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說?


修行境界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說?

  除求知識證明外,俱說不得,說之則以後便永不能得此勝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關。

  汝切須慎重,所見之境有一分,不可說一分一,亦不可說九厘九,過說亦罪過,少說亦不可。何以故?以知識未得他心道眼,但能以所言為斷耳。此種境界,向知識說,為證明邪正是非,則無過,若不為證明,唯欲自炫,亦有過。若向一切人說則有過,除求知識證明外,俱說不得,說之則以後便永不能得此勝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關,而台教中屢言之。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復何慧昭居士書)

怎樣分別魔境、勝境?


怎樣分別魔境、勝境?

  聖境令人一見,心地直下清淨,了無躁妄取著之心。

魔境見之心便不清淨,便生取著躁妄等心。
又佛光雖極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
修淨業人,不以種種境界為事,故亦無甚境界發生。

  魔境勝境之分別,在與經教合不合上分。
果是聖境,令人一見,心地直下清淨,了無躁妄取著之心。
若是魔境,則見之心便不清淨,便生取著躁妄等心。
又佛光雖極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
佛現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理勘,則愈顯。
魔現以此理勘,則便隱,此勘驗真偽之大冶洪爐也。

夜見白光,及虛空清白等境,乃心淨所現,何可以法界一相,寂照不二自擬?
以此自擬,則成以凡濫聖矣,其過殊非淺淺。二句經文,未見所出,蓋亦宿生記憶之文,未必即經中文也。修淨業人,不以種種境界為事,故亦無甚境界發生。若心中專欲見境界,則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損,不可不知。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復何慧昭居士書)

精選文章

264、念佛沒有境界和瑞相能否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