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自立科條


印光大師文鈔

自立科條

●淨土法門,猶如大海。長江大河亦入,杯水滴水亦入。證齊諸佛者,尚求往生。五逆十惡者,亦預末品。

何得以得一心及三昧,而拒其未得者。但取法乎上,僅得其中。自己決志求生,唯當企及於此。

若謂非此決不得生,是又自立科條,不依佛說矣。

正上78頁復永嘉某居士書三

成壞想念


印光大師文鈔

成壞想念

●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是失其扼要。而復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

此種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實則,由此而益加信願,以致一心,則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則成壞想念矣,不可不知。

續上174頁復朱德大書

真信切願


印光大師文鈔

真信切願

●修淨業人,以真信切願為本。能念到一心不亂,則甚好。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亂,便不能生之心。

若常存此想,得則可。不得,則由常存不得生之心,便與佛不相應矣。(此弄巧成拙之大病)

三上138頁復何希淨居士書

得少為足


印光大師文鈔

得少為足

●念佛法門,以信,願為先鋒,若無真信,切願,勿道不相應不能往生,即相應亦不能決定往生。一心不亂,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願,未得相應,亦可往生,況已相應乎。

汝只知求相應,稍有相應氣分,便生歡喜讚歎之心,此亦是不相應之現象,由是故有怪相現。修行人,所最忌者,得少為足。得少為足,便生退惰,此必定之理也。

祈但一心念,勿以不相應不得往生為疑懼。所有境界,皆不理會,也不問他好死壞死。除念佛之外,不使起第二念。如此,方可得決定往生之益。

續上199頁復慧空大師書

主賓倒置

印光大師文鈔

主賓倒置

●日暮途遠,固當專一其心。夜間念佛,晝則泛研經論,或致精神注重于義路,淨業難達於一心。主賓倒置,在種善根邊則有,在了大事邊則欠矣。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若具真信切願,縱未到一心不亂,亦可往生。

閣下以一心不亂為期,而曰唯研究各經論,似乎與所期望不甚相符。

三上362頁復露園居士書

以淨土利益為之啟迪


印光大師文鈔

以淨土利益為之啟迪

●令嚴,令岳母,既生信向。當時以淨土利益為之啟迪。令其信心,由微而著。倘能信願真切,決定可生淨土。其為孝也,豈世間之孝所能比擬乎哉。

汝于淨土修法,尚未了了。當唯以翻閱研究淨土為事。半日學解,半日學行。必期於徹頭徹尾,了無疑惑而後已。

正上157頁復戚智周書二

自行化他為準則


印光大師文鈔

自行化他為準則

●至於開示,總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願念佛,求生西方,自行化他為準則。

念佛下手,最要莫過於聽。聽則心沉而一,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者。

三上340頁復常逢春居士書七

各盡已分


印光大師文鈔

各盡已分

●凡有來者,則令其各盡己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即上等天姿,出格學識,亦以此相奉。

正上282頁復王與楫書

行大王路

印光大師文鈔

行大王路

●念佛人以真切之信願,持萬德之洪名。喻如杲日當空,行大王路。不但魑魅魍魎,鏟蹤滅跡。即歧途是非之念,亦無從生。

推而極之,不過曰,念至功純力極,則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而已。此理此行,唯恐人之不知,不能合佛普度眾生之願。

正上87頁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如子憶母

印光大師文鈔

如子憶母

●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既為了生死,則生死之苦,自生厭心。西方之樂,自生欣心。如此則信願二法,當念圓具。

再加以志誠懇切,如子憶母而念。則佛力法力,自心信願功德力,三法圓彰。猶如杲日當空,縱有濃霜層冰,不久即化。

正上278頁復徐彥如書

現證三昧



印光大師文鈔

現證三昧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業所牽,及轉地獄重報,作現生輕報,偶罹此殃。

但於平日有真切信願,定於此時蒙佛接引。若夫現證三昧,固已入於聖流,自身如影,刀兵水火,皆不相礙。縱現遇災,實無所苦。而茫茫世界,曾有幾人哉。

正上80頁復永嘉某居士書三

全仗佛力 無一不往生西方者


印光大師文鈔

全仗佛力 無一不往生西方者

●須知了生脫死之法,唯佛法為然。而一切法門,皆須斷盡煩惱惑業,方可了脫,倘有一絲毫煩惑未盡,依舊還在生死之中,以其唯仗自力,故其得益,甚難甚難。

唯念佛一法,全仗佛力。但有真信切願,無一不往生西方者。既生西方,自無生死可得。此之法門,為佛法中最易修而最易成之法門。

三上263頁復莊炳火居士書

做到業盡情空了生脫死其難


印光大師文鈔

做到業盡情空了生脫死其難

●須知佛法,法門無量,通通皆須做到業盡情空,方可了生脫死,其難也難如登天。現在全世界,恐亦難有幾個做得到的人。

若志誠懇切念佛,求生西方,無論什麼人,都好往生西方,了生脫死。

唯有不生信,不發願者,不能生。若有真信切願,無一不生者。此之一法,乃完全是仗佛慈力加被接引耳。

續上76頁致戚友卿書

假善人


印光大師文鈔

假善人
●須知佛法,法門無量,若欲以通身業力之凡夫,現生即得了生脫死,離此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說不出第二個法門了。

其餘一切法門,皆須修到業盡情空,方有了生死分。倘有絲毫未盡,則生死依舊不了。若論業盡情空,現今恐舉世亦難得其一二。若以信願念佛求生,則萬不漏一。

然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慈湣一切,愛惜物命,戒殺吃素,廣行方便,俾此心常與佛合則可矣。

倘外現修持之象,內無真實之心,則是假善人。假善人,何能得真利益乎。

續上30頁復許熙唐書

乘本願輪

印光大師文鈔

乘本願輪
●如來所說了生死法無量無邊。唯淨土一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若欲即生了辦,捨此末由。

所謂淨土者,即生信發願,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果能信願真切,一心念佛。至臨命時,決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國。

既得往生,則俯謝凡質,高預聖流。見佛聞法,證無生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議。然後乘本願輪,回入娑婆,種種方便,度脫眾生。

正上53頁與心願居士書

修西方人


印光大師文鈔

修西方人

●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歲死也好。一切任彼前業,不去妄生計較。

倘信願真切,報終命盡,便即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矣。

正上35頁復高邵麟書一

當信苦樂


印光大師文鈔

當信苦樂

●惟有淨土法門,不論富貴貧賤老幼男女智愚僧俗士農工商一切人等,皆能修習。由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娑婆苦惱眾生,是故較餘門得果為易也。

凡我有情,聞是淨土法門者。當信娑婆極苦,西方極樂。當信多生已來,業障深重,匪憑佛力,驟難出離。當信求生決定克期得生。當信念佛定蒙慈悲攝受。

正上349頁淨土普被三根論

雖有餘師稱餘法不為所動


印光大師文鈔

雖有餘師稱餘法不為所動

●修持淨土念佛法門,當以信願行為宗。信者,當篤信佛力。彌陀如來在因地中,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生,中有念我名號,不生我國,誓不成佛。今者因圓果滿,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

次信佛力慈悲,攝受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定蒙接引。次信淨土法門,如永明禪師四料簡所言。

較諸餘法,其間大小難易得失,迥然不同。雖有餘師稱讚餘法,不為所動。乃至諸佛現前勸慰,令修餘法,亦不退轉,此乃真所謂信也。

三下852頁淨土法門說要王求是、龔雲伯記

如來恩德


印光大師文鈔

如來恩德

●悲哉眾生,無所恃怙。孤露竛竮,如逃逝子。縱聞佛法,依教修行。自力劣弱,難破無明。猗歟世尊,慈悲心切。四十八願,三根等攝。

普令眾生,信願持名。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感應道交,如磁吸鍼。如來恩德,窮劫莫贊。唯冀含識,悉副佛願。

正下752頁阿彌陀佛像讚

悲心真切


印光大師文鈔

悲心真切

●如來悲心真切,知眾生自力親證之難,縱有修持,以煩惑未斷,再一受生,不免復迷,從茲墮落者多,超升者少,故特開一信願念佛法門,俾彼若聖若凡,同於現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則已證聖者,速登上地,未斷惑者,永出輪迴,較彼唯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了生脫死,超凡入聖者,其難易蓋天淵懸殊也。

正下555頁近代往生傳序

以至誠心


印光大師文鈔

以至誠心

●如來一代所說通途修證教理,雖法門種種不一,絕無具足惑業,能了生死者。唯淨土一門,但具真信切願,以至誠心,持佛名號,求生西方。無論惑業之厚薄,工夫之淺深,皆于臨終,仗佛慈力,帶業往生。

既往生已,即已超凡入聖,了生脫死。從茲漸次進修,即得親證無生,以至圓滿佛果耳。此如來悲愍劣機眾生,普令現生頓出輪迴之特別法門也。

正下517頁虹橋淨土堂序

以智自牧


印光大師文鈔

以智自牧

●如來一代所說之法,皆令自力斷惑證真,以了生死。唯淨土一門,專重佛力。以佛力故,雖罪業深重,若具信願,皆得往生。若能斷證,則所證更高。

此法普利上中下三根。世多以愚夫愚婦能念,而遂以為愚夫愚婦之事,致不愚者,反為愚者所憐憫,其原皆由無智以自牧也。

使能以智自牧,當必圓證即心本具之天真佛性,以成福慧具足之佛道矣。

三上393頁復陳士牧居士書一

阿伽陀藥


印光大師文鈔

阿伽陀藥

●今天,是念佛七的第一日。我把佛七的來歷,說與諸位聽。現在打念佛七的地方很多,其所修方法及開示的言辭,大致亦復相同。

我今先將此次念佛七的因緣說說。再將念佛的大綱說說。如此可以明白念佛宗旨之所在。否則根本未知,立不定腳跟。或隨經教知識語言所轉,以致捨此而修餘法門也。

念佛一法,如阿伽陀藥。梵語阿伽陀,華言普生,亦云總治。以普生總治一切病故。念佛一法,能除八萬四千煩惱,亦復如是。所以念佛法門,包羅萬象。

一切諸法,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諸法,無不還歸此法界。以其為諸法總持,故得無法不備,無機不收也。

三下857頁淨業社開示法語寄塵記

藥王


印光大師文鈔

藥王

●大覺世尊,名大醫王。普治眾生身心等病。所用之藥,其數無量。戒定慧三,攝盡無遺。以故此三,名為藥王。若能服之,即凡成聖。

然藥雖美妙,修合實難。而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名為阿伽陀藥,萬病總治,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上中下三根,即生皆出苦輪。

戒定慧三法,當念悉得具足。是知信願念佛一法,乃藥王中之藥王也。

正下482頁募建藥王篷序

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印光大師文鈔

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故徹悟禪師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又云,一句彌陀,我佛心要,豎徹五時,橫賅八教。甚哉,一句彌陀,微妙難思,惟佛與佛,知其究竟。等覺以還,尚有未盡,所謂菩薩少分知。若我輩凡夫,尤當信而行之。

三下855頁淨土法門說要王求是、龔雲伯記

優遊無事便寬緩 凡夫通病


印光大師文鈔

優遊無事便寬緩 凡夫通病

●淨土一法,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唯其具真信切願,方有篤行。

禍害迫切,便能誠懇,優遊無事便寬緩,此凡夫通病也。

正上160頁復范古農書一

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


印光大師文鈔

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

●欲生西方,最初須有真信切願,若無真信切願,縱有修行,不能與佛感應道交,只得人天福報,及作未來得度之因而已。

若信願具足,則萬不漏一。永明所謂萬修萬人去者,指信願具足者言也。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

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

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正上49頁與陳錫周書

無深信願


印光大師文鈔

無深信願

●顧何以世間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只以念佛之人,無深信切願,但求福報,希圖來世富貴。

不知希圖來世富貴,譬如仰天射箭,力盡則還,非但無益,且有損也。

即如今世念佛,感人天福報,有福報而無正智。以有福報故,則有勢位富貴。

以無正智故,則愚癡而不信因果。夫以不信因果之人,處勢位富貴之地,如虎附翼,益增其惡。

故福報愈大,造孽愈多。既造惡業,應受惡報。此所謂三世怨也。

故念佛者,斷不可存福報之心,當以猛利直前,往生西方,為了脫生死之妙法。

三下854頁淨土法門說要

定滿所願


印光大師文鈔

定滿所願

●每憶經云,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遇,信心難生。四者幸備,尤當努力。如登寶山,要得摩尼。

良以在凡夫地,未斷惑業,生死不了,難免墮落。所以如來極勸眾生,發真信心,及切願心,持佛名號,求生淨土。

當以供養三寶,守戒一生,一切所作,種種功德,不求來生人天福報,不求現世長壽康寧,唯求臨終往生淨土。則與佛誓願相契相合,感應道交,定滿所願。

正上117頁與某居士書

垂慈接引

印光大師文鈔

垂慈接引

●唯念佛求生淨土一法,專仗彌陀宏誓願力。無論善根之熟與未熟,惡業之若輕若重。但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臨命終時,定蒙彌陀垂慈接引,往生淨土。

俾善根熟者,頓圓佛果。即惡業重者,亦預聖流。乃三世諸佛度生之要道,上聖下凡共修之妙法。由是諸大乘經,咸啟斯要。歷代祖師,莫不遵行。

正上337頁淨土決疑論

為什麼要常行追薦?


為什麼要常行追薦?

  然佛法宏曠,唯成佛方可歇手。欲決得往生,正不妨懇切念佛,常行追薦。即佛經所謂雖知罪性本空,而常悔先罪,不說已得清淨。

  太夫人蓋非常流,固不得以常格律之。其往生可必,其品位當不在中下。然佛法宏曠,唯成佛方可歇手。欲決得往生,正不妨懇切念佛,常行追薦。即佛經所謂雖知罪性本空,而常悔先罪,不說已得清淨。蓮池謂年中常須追薦先亡,不得謂已得解脫,遂不舉行耳。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19頁 與徐蔚如居士書三)

薦亡為什麼要以念佛為主?


薦亡為什麼要以念佛為主?

  人當臨終,唯同聲念佛為有益。若識心未去,沐浴舉哀等,大有所妨。是以修淨業人,須於平日,與眷屬說其所以,庶不至誤用親愛。

  至於七中,及一切時、一切事,俱宜以念佛為主,何但喪期。以現今僧多懶惰,誦經則不會者多,而又其快如流,會而不熟,亦不能隨念。縱有數十人,念者無幾。唯念佛,則除非不發心,決無不能念之弊。又縱不肯念,一句佛號,入耳經

心,亦自利益不淺。此光絕不提倡作餘道場之所以也。人當臨終,唯同聲念佛為有益。若識心未去,沐浴舉哀等,大有所妨。是以修淨業人,須於平日,與眷屬說其所以,庶不至誤用親愛。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18頁 與徐蔚如居士書三)

仰信佛言


印光大師文鈔

仰信佛言

●然此法門,甚深難測。雖經諸佛本師交相勸信。而世之疑者,猶復甚多。

不但世智凡情不信,即深通宗教之知識,猶或疑之。不但知識不信,即已證真諦,業盡情空之聲聞緣覺,猶或疑之。不但小聖不信,即權位菩薩,猶或疑之。即法身大士,雖能諦信,尚不能窮源徹底。

良以此之法門,以果覺為因心,全體是佛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非彼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輩凡夫, 仰信佛言,依教奉行, 自獲實益。

正下430頁龍舒淨土文序

障深慧淺

印光大師文鈔

障深慧淺

●末法眾生,障深慧淺。若仗自力,斷難即生了脫生死。於是特開一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法門。令博地凡夫,與信解修證之諸菩薩,同仗彌陀弘誓願力,往生西方。以期徹證性德,了無遺憾。此如來出世度生之一大軌範也。

三下773頁佛說四十二章經新疏序

信願持名

印光大師文鈔

信願持名

●淨土法門者,如來徹底悲心,普度眾生之法門也。令彼無力斷惑,具縛凡夫,信願持名,現生了脫。與觀音勢至同為伴侶。

上而至於等覺菩薩,位鄰佛果。尚須往生,方成正覺。至頓至圓,徹上徹下。超越一代時教所說一切法門。

以故當佛說彌陀經時,六方諸佛出廣長舌,一音贊歎,稱為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又謂我釋迦世尊,能為甚難稀有之事。

而我世尊,自敘宿因。謂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令其聞者,信受奉行,以究竟暢己出世之本懷而已。

正下429頁龍舒淨土文序

別種法門一門深入均不可

印光大師文鈔

別種法門一門深入均不可

●修行唯隨己身分而立功課,非可執一以論。但決定不可不依信願念佛,回向往生一法耳。一門深入,萬善圓修均可。

若棄舍淨土,於別種法門一門深入,並萬善圓修,均不可。以仗自力,決難現生了脫故也。

三上287頁復謝慧霖居士書七

方知生死了手非一門深入

印光大師文鈔

方知生死了手非一門深入

●方知生死了手,非一門深入,不克濟事。因研閱淨宗各書。方知彌陀為我發願立行,以期成佛。我違彌陀行願,以故長劫恒淪六道,永作眾生。

了知彌陀乃我心中之佛,我乃彌陀心中之眾生。心既是一而凡聖天殊者,由我一向迷背之所致也。如是信心,可為真信。

從此信心上,發決定往生之願,行決定念佛之行。庶可深入淨宗法界,一生取辦,一超直入如來地,如母子相會,永樂天常矣。

正上129頁復永嘉某居士書八

正宜於念佛法門專精緻力

印光大師文鈔

正宜於念佛法門專精緻力

●當此高年,正宜於念佛法門,專精緻力。其餘禪教諸法,且從簡略。以彼諸法,廣大深遠,不易研窮。即窮到極處,尚須歸宗淨土法門,方能究竟了辦。

凡淨土經論,當急急研窮,依教奉行。不可以己見不到,稍生一念疑心。仰信佛祖誠言,生信發願,持佛名號。自能蒙佛慈力,接引往生。

一得往生,則便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長侍彌陀,參隨海眾。當即徹證無生,速登補處矣。

正上150頁復酈隱叟書

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

印光大師文鈔

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

●善導和尚系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闡淨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

專修謂身業專禮, ( 凡圍繞及一切處身不放逸皆是。)口業專稱,(凡誦經咒,能志心回向,亦可名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

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回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上72頁復某居士昆季書

功課宜專不宜繁

印光大師文鈔

功課宜專不宜繁

●答俞大錫居士問三下922頁
(一)修行人止惡行善,是分內事,允當加勉。惟功課及二六時中,過現未三心憧憧往來,總不能除。心業未淨,於往生有無妨礙。
  
答,功課宜專不宜繁。專易攝心。繁難歸一。往生在信願真切。倘無真信切願,縱心能清淨,亦難往生。不可不知。

金店慘遭洗劫,念佛失而復還

【 金店慘遭洗劫,念佛失而復還 】
     會本法師 述

我有一個信徒開一家金飾店,叫金瑞珍銀樓。 先生受菩薩戒,受了菩薩戒就開始念佛,每天都念佛,拜佛。 太太很反對他修行,但他還是照常修行。

太太就說:「對啊!你只要拜佛就有飯吃了!」

先生說:「該做的事我還是會做,我只是睡前和早上起來拜佛而已,我又沒誤到公事啊!」

有一天晚上,他們銀樓的金子被人偷走十多斤,鐵門被剪壞。 第二天一大早他還是起來在念佛,太太六點多下來才發現,金子都被小偷搬走了。

太太非常生氣,看到她先生還在那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大聲喊:「下來啦!金子都被人偷走了,還在那裡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要念佛了,下來啦!」

就這樣拉他衣服,把她丈夫拉下來說:

「哪有佛啊!全家金子都被人偷走了,你的佛祖若會保佑,金子怎麼會被人偷走。你在胡說,佛那有在保佑呢!」

先生說:「不要這麼說,佛祖又不是請來幫我們看金子的,人家要拿去用,是我們前生欠他的。」

「哎喲,你還說這種話!」太太很反感。

先生說:「生氣也沒用,拿走就拿走了,不然要怎麼樣?」他又要進去念佛。

太太說:「你給我站住!東西都掉了,還不趕快去報警。你趕快不要念佛了,打電話叫警察來。」

先生說:「不要,要叫你去叫,叫是你的事,我要趕快去念佛,我還沒有念完呢!」

太太說:「我告訴你,你今天不打電話可以,我來打,看你今天有多行,若有辦法能把我的金子都找回來,不用說你每天念佛,我也和你一起念佛。」

太太跟他說著,先生把海青披上就自個兒上去念佛了。 警察來登記案情,就開始拍照,採集一些腳模,手模指紋。 看他先生還是坐在那邊,不動如山繼續在念佛,太太氣的不得了。

這件事發生後,報紙登得很嚴重,我也去看他,安慰他們。 他太太見到我來,便說:「哼!」奇怪,她先生修行,不知和我有什麼關係,她看到我就哼,說:

「吃齋的又來了,信佛信到金子被人偷走了。」他太太對我很反感。

我問先生說:「怎麼了?」他說:「師父,不要緊,你不用為這事操心,拿走就算了。」

【到了第二天晚上十一點多,門關起來要上床睡覺,忽然有人來敲鐵門。 太太嚇得半死,把先生拉下來,問會不會是小偷來了,準備要打電話。

先生說:「且慢!人家敢敲門就不是小偷,先開門看看。」結果一個年輕人站在那裡說:「這些金子還你們啦!」

先生問:「你為什麼要還我們金子呢?」

【年輕人說:「好奇怪,這金子我拿走後,要拿去賣,怎麼繞都在這兒,都繞不出去。我已經走了十幾趟還是走到這兒,唉! 可能不能讓我拿,乾脆還你們啦!

我就是再繞又回到這兒,沿途開車還是開到這裡。 【我不是沒跑,我已經跑了七趟了,走不出去,乾脆這不該拿的,我還是還你們吧! 」】

太太傻了,失而復得。 年輕人說:「你不要把我報警就好。」太太就說:「只要我點一點沒少,我就不把你報警,我跟警察說已經找到了。」結果她點完發現一點都沒少。

報紙又報了,各位有沒有這個印像我不知道,或是地方版。 那件事之後呢,先生聽了就說:

「啊!阿彌陀佛......」。 太太說現在她先生去念佛,她會說:「等一下!我要和你一起去阿彌陀佛呀!」

太太現在非常地虔誠,早晚都阿彌陀佛。

會本法師(1949-2008),台灣高雄慈雲寺方丈,世界佛教僧伽會秘書長。

此固宜專主於淨土法門


印光大師文鈔

此固宜專主於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為佛法中至極簡便至極深遠廣大之法。若依餘法修持,誰能現生即了生死超凡入聖。若依淨土法門,但具真信切願,無一不往生者, 此固宜專主於淨土法門之大義也。

三下1000頁復崔益榮居士書一

若不專修千生萬劫難了


印光大師文鈔

若不專修千生萬劫難了

●汝已受戒,已有文鈔,嘉言錄,依之修持,便可不負此生,又何必要訪道於明師乎。須知佛法,猶如大海,誰能一蹋到底,一口吸盡。但肯依信,願,行之念佛法門,決定可以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已得了生脫死,超凡入聖矣。

此之一法,乃如來普度一切若凡若聖之無上大法。若不專修此法,而欲於若禪,若教,若密,若律各種法門而了生死,漫說現生不得了,誠恐千生萬劫尚難了。

續上70頁復李自初書

當以純一不雜為本


印光大師文鈔

當以純一不雜為本

●蓋念佛法門,雖遍攝禪,教,律,密諸法,而在凡夫地修持,固當以純一不雜為本也。

續下385頁念佛懇辭序

如何盡心力為臨終親人念佛求往生?


如何盡心力為臨終親人念佛求往生?

  人生世間,無論久暫,終有一死。其死不足惜,其死而所歸之處,可不預為安頓乎?有力量者,自己預為安頓妥帖,則臨終固不須他人為之輔助。然能輔助,

則更為得力。無力量者,當令家屬代為念佛,則必能提起正念,不致恩愛牽纏,仍舊被愛情所縛,住此莫出也。

  接手書,知夫人身嬰貴恙,已經月餘。用藥頗難,諸醫束手。當此時機,正好用萬病總持之阿伽陀藥。閣下每以此藥,普施于人,何于夫人之病,尚沾沾然以難

於用藥為憂哉?其令郎令愛令媳等,既受生育之恩,當此大病臨身,存亡莫保之時,教以各各為其母志誠懇切念南無阿彌陀佛,以祈壽未盡則速愈,壽已盡則速得

往生西方。令郎等孝心淳篤,當必皆如救頭然,而常持念也。如是則豈但有益於夫人,實則深有益於令郎等也。凡人有病,可以藥治者,亦不必決不用藥。不可以藥

治者,雖仙丹亦無用處,況世間藥乎。無論能治不能治病,皆宜服阿伽陀藥。此藥絕不誤人,服則或身或心,必即見效。然人生世間,無論久暫,終有一死。其死不

足惜,其死而所歸之處,可不預為安頓乎?有力量者,自己預為安頓妥帖,則臨終固不須他人為之輔助。然能輔助,則更為得力。無力量者,當令家屬代為念佛,

則必能提起正念,不致恩愛牽纏,仍舊被愛情所縛,住此莫出也。光之為此言者,非徒為令夫人計也。乙太夫人已經八十有三,雖閣下之德,足能延親之壽,而期頤

之後,終必有去世之一日。恐閣下未能慮及於此,而猶複注意於醫藥,則為捨本逐末,益不能得。而反將一心念佛,由忙碌于醫藥而成間斷,不能純一,則其損大

矣。故借夫人之病,預為閣下陳其盡心力於親之神識得所,以期閣下究竟能報親恩耳。今將《陳了常之佛性助念發隱》附函寄來,雖文不雅馴,而意義有可取焉。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538頁 復黃涵之居士書一)

不可偏廢於餘法


印光大師文鈔

不可偏廢於餘法

●大覺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機施教,對症發藥,俾其就路還家,並不另起爐灶。

大根則直說一乘大法,令其頓證無生。小根則先依權漸修持,以培入大之基,終令領受家業,紹隆佛種。

一代所說,分為五時。
一,華嚴時,唯說界外圓頓大法。人天二乘,均非其器。
二,阿含時,說諦,緣,權,漸之法,令入化城。
三,方等時,四教並談,三根普被。
四,般若時,以般若妙智,蕩除聖凡情見。
五,法華,涅槃時。法華則開權顯實,開跡顯本,普授三根之記,共領本有家珍。涅槃則扶律談常,作最後訓。

俾身,口,意三業,與佛同淨,戒,定,慧三學,與佛同圓。綜其所說,厥有五宗,曰律,曰教,曰禪,曰密,曰淨。五者名目雖異,理體是一。可專主於一門,不可偏廢於餘法。

如由四門而入一城,如以四時而成一歲。其互相持,互相輔助之功,非深悉法源者莫能知。就中律,為入道之初基,雖至圓滿菩提,仍復依止。

淨,為普度之法門,縱令已證等覺,猶當歸心。末世眾生,非此莫度,各宗智士,急宜服膺。否則所有修持,但作未來成佛之善因,欲即生一超直入如來地,恐不易易也。

續下400頁影印宋藏經序

盡廢餘門唯打七時


印光大師文鈔

盡廢餘門唯打七時

●何於長途修行了生死之道,但欲一門深入,而盡廢餘門也。一門深入盡廢餘門,唯打七時方可。

平時若非菩薩再來,斷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則生厭故也。

天之生物,必須晴雨調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實際。使常雨常晴,常寒常暑。則普天之下,了無一物矣。

況吾儕心如猿猴,不以種種法對治。而欲彼安於一處,不妄奔馳者,甚難甚難。

人當自諒其力,不可偏執一法,亦不可漫無統緒。以持戒念佛,求生西方為主。遇一切人,上而父母,中而兄弟朋友,下而妻子奴僕,皆以此為導,將
謂非自利乎。

一燈只一燈,一燈傳百千萬億燈,於此一燈,了無所損。孰得孰失,何去何從。豈待問人方了知乎。

正上215頁復周群錚書三

修行用功固宜專精


印光大師文鈔

修行用功固宜專精

●示修行方法(二) 修行用功,固宜專精。

然凡夫妄想紛飛,若不加經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喪考妣,如救頭然之痛切。則于一行三昧,實為最善。

若以悠忽當之,久或懈惰放廢,固不如兼持經咒為有把握。汝祈我決,我與
汝說其所以,汝可自決。

總之生死心切,誠敬肫摯,則專兼均可。否則專落悠忽,兼落紛繁。良以根本不真切,故致一切皆難得利益矣。

三下856頁開示五則

淨土法門修有專圓


印光大師文鈔

淨土法門修有專圓

●當云淨土法門,修有專圓。由眾生根器不一,致諸祖立法不同。

善導令人一心持名,莫修雜業者。恐中下人以業雜致心難歸一,故示其專修也。

永明令人萬善齊修,回向淨土者。恐上根人行墮一偏,致福慧不能稱性圓滿,故示其圓修也。

正上122頁復永嘉某居士書二

修行浄土之人應有的觀念


修行浄土之人應有的觀念

第一、因果觀:種什麼因,結什麼果。
 
第二、生死觀:無論苦樂,終必一死,無一例外。
 
第三、無常觀:死亡可能隨時來臨。棺材裝的是死人,不一定是老人,意思是說並非人人都有機會老,黃泉路上有老有少。解決生死是現在的事,別拖到臨終。
 
第四、認識自己:自己是否智慧超群,是否耐力忍功十足,是否勇猛精進如救頭燃,是否捨身餵虎在所不惜,是否今生能斷我執,是否今生能靠自力出離輪迴。

切莫虛榮心作祟,高估自己。如果自認不行,無需頹喪,反倒值得恭喜,因為老實面對自己的人其實不多。這樣的人,有希望了。
 
第五、認識彌陀:目光投向彌陀,認識阿彌陀佛是唯一能救我脫離輪迴之苦的佛。
 
第六、信佛念佛:彌陀本願:「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信佛念佛,真佛弟子。
 
第七、深信因果:念佛往生成佛,深信法界大因果。

精選文章

264、念佛沒有境界和瑞相能否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