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174、一心念佛,能生不生,皆不作念,這樣想對嗎?


  
          胡說巴道,自誤誤人,害豈有極。千萬不可依從,依之則往生無分。凡夫往生,全仗至心切念。彼一切付之無念,則何能感應道交。 


    至于化三“一心念佛,誓生極樂,能生不生,皆不作念,至不生亦善,即是遠離疑慮之心”,乃學宗、教家之說大話。汝若是法身大士,則此語方為實義。然法身大士欲利益凡夫,亦不可說此話。若是博地凡夫,又求生西方,說此話,則是胡說巴道,自誤誤人,害豈有極。千萬不可依從,依之則往生無分。凡夫往生,全仗至心切念。彼一切付之無念,則何能感應道交。其感應道交者,全由至誠懇切之決定念。證無念者,則可說此話。未證無念說此話,皆成東坡臨終之誤。可不哀哉,可不痛哉。

                                                                   (印光大師文鈔)

173、什麼人能作真念佛人?怎樣做才是真念佛人?


  
           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無所知一無所能之人,但止口會說話,亦可為真念佛人。 


     念佛人須知行住坐臥食語,無非自利利他之時。如是念佛之菩提心就會更為殊勝。其次須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吃素戒殺做起;須心心念念,對治自己習氣毛病;須恭敬至誠,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須將好體面的心完全放下。果能如是,方可謂為真念佛人。 


    一句佛號,包括一大藏教,罄無不盡。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無所知一無所能之人,但止口會說話,亦可為真念佛人。去此兩種,則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與否耳。 
   

     隨自意三昧,為上中下三根同修之行。念佛人雖不專以彼為主,亦不可不知。知此,則念佛之菩提心更為殊勝。以其知行住坐臥食語,無非自利利他之時也。然須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吃素戒殺做起,則方為真念佛人矣。 


           佛堂日課,即依現在所訂規矩,切實修持。然不可一向專在事相上用功。必須心心念念,對治自己習氣毛病。能如是者,方為真念佛人。否則,如水泡石頭,絕無心得。 
  

           念佛之人,當恭敬至誠,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縱不能完全了無妄念,然亦不至過甚。多有只圖快圖多,隨口滑讀,故無效也。若能攝心,方可謂為真念佛人。 


     人各有所好,好空名者,必不注重實益。汝庶祖母,雖有數十年之修持,仍然一個俗漢,其于往生,恐難之又難矣。然此亦可為念佛人作頂門一針。必須將好體面心,完全放下,方是真念佛人。


                                                                   (印光大師文鈔)

印光大師云:菩薩畏因



印光大師云:菩薩畏因

                        經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恐遭惡果,預先斷除惡因。由是罪障消滅,功德圓滿,直至成佛而後已。眾生常作惡因,欲免惡果。譬如當日避影,徒勞奔馳。每見無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謂作善獲殃,無有因果。從茲退悔初心,反謗佛法。

                         怨天尤人

            世人稍遇災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絕無有作償債想,生悔罪心者。須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稂莠則不能得嘉穀。種荊棘則勿望收稻粱。作惡獲福者,宿世之栽培深也。若不作惡,則福更大矣。譬如富家子弟,吃喝嫖賭,揮金如土,而不即凍餒者,以其金多也。倘日日如是,縱有百萬之富,不幾年即便家敗人亡,掃地而盡矣。作善遇殃者,宿世之罪業深也。若不作善,則殃更大矣。譬如犯重罪人,未及行刑,復立小功。以功小故,未能全赦,改重為輕。倘能日日立功,以功多且大故,罪盡赦免,又復封候拜相,世襲爵位,與國同休。

                        逆來順受

            須知逆來順受,始名樂天。修身植德,方曰盡性。世有愚人,不知夙生善惡,惟觀眼前吉凶。見作善而得禍,便謂善不當為。作惡而得福,便謂惡不足戒。不知善惡之報,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譬如三尺之冰,豈一朝之寒所能結。百川之泮,亦豈一日之煖所能消。切不可怨天而尤人,猶豫而退悔。宜學俞淨意之修身,袁了凡之立命。

                        樂天知命

    天下事皆有因緣。其事之成與否,皆其因緣所使。雖有令成令壞之人,其實際之權力,乃在我之前因,而不在彼之現緣也。明乎此,則樂天知命,不怨不尤。

                        不生怨尤

須知人生因果複雜,有因故致有果,有果斷非無因。知前因後果,則可不生怨尤。知德能感天,則必不至小有逆境,即懈修心。譬如天初熱時
,或忽大涼,初涼時或復大熱,此乃暫時變動,非常時總如是也。但盡我心以修,不問現境逆境順境。能如是者,必能永膺多福。若因小不順遂,謂修持無益,是無知無識者之知見。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各有前因

佛說一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各有前因,致獲現果。了此,則只宜自懺宿業,何暇怨人乎哉。所以君子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受寵若驚,受辱不怨, 逆來順受, 無往而不自在逍遙也。

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172、淨宗行者為什麼要切戒不接受佛力?



  
           一個人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何獨于了生死一大事。藐視佛力,喪心病狂。淨宗行者,所當切戒。 


     若不注重信願,唯期持至一心,縱令深得一心,亦難了生脫死。何以故?以煩惑未盡,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願既無,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務勝者,每每侈談自力,藐視佛力。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為恥。何獨于了生死一大事,並佛力亦不願受,喪心病狂,一至于此。淨宗行者,所當切戒。


                                                                  (印光大師文鈔)

171、既然往生不必一心不亂,那可以一任隨便嗎?



  

          汝不察光意,遂謂一任隨便。眼前隨便者,決非信願真切之人。使信願真切,決不至泛泛然隨便。一任隨便,往生也就無分了。 



     汝妄想紛飛,尚欲急得一心不亂,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謂淨土法門,重在信願。信願若真切,雖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無信願,縱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脫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紛飛,一求一心,定規著魔。汝不察光意,遂謂一任隨便。眼前隨便者,決非信願真切之人。使信願真切,決不至泛泛然隨便。而均不得往生也。理本無障,因汝以無理為理,而自生障礙,又復尤誰。

(印光大師文鈔)





佛陀最笨的弟子



【佛陀最笨的弟子】


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一個人。他的哥哥教他一個偈頌,他三年都記不下來,奇笨無比,所以哥哥就覺得他不具備出家的根機,叫他還俗。


周利槃陀伽為此很痛苦,在路邊哭哭啼啼時,正好遇到了佛。佛問怎麼回事?他說哥哥要他還俗,說他沒有修道的根機。佛觀察了他的根機,就把他帶回來,教給他兩個字——掃帚,讓他天天念這兩個字。


但是周利槃陀伽,竟然是記得一個“掃”,就忘記了那個“帚”,連這兩個字都記不下來。佛又很慈悲,就勸他每天到每個比丘的寮房去打掃衛生。也告訴所有的比丘幫助周利槃陀伽,當他忘記的時候提醒他,他才慢慢地記得“掃帚”兩個字。


漸漸地,周利槃陀伽就思惟:屋子外面有灰塵,屋子裡面也有灰塵,那裡面的灰塵是什麼?就是貪瞋痴啊。最後,他慢慢地從外面掃,掃到裡面,結果掃來掃去,破見思惑證人我空,成阿羅漢了。


這麼笨的人,只念“掃帚”這兩個字,老老實實修行,也能證阿羅漢,解脫第一,他這是在表法。


我們這些修淨土法門的人,會有人很自卑,說我的文化程度很低 ,什麼都不懂。但你能懂“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總還算好吧?你能把這四個字念下來,就比周利槃陀伽根機還利。


所以不要有自卑感了,認真念佛,老實修行,自然就有成就的那一天!

                          (大安法師)

緣起法則



佛陀所教導的「法」就是「緣起法則」,他讓我們認識生命只是一個流動而無常變遷的現象;這是生命的真諦,也是我們一直在修行過程中所要勘透的真理。

如果我們能夠確認身心只是一個流動而無常變遷的現象,那麼我們一直薰習它們之後,我們的生命將會慢慢的改變我們身心本質變化的概念,我們未來所有的一切經驗就不會再去執著它們。

身心的內在與外在的一切矛盾和衝突將就此的完全停止,這就是我們生命相續的輪迴當中所有「苦」的止息。

目睹西方三聖接引


目睹西方三聖接引


西螺鎮黃外科醫院院長黃炳祥醫師,是位仁心仁術的醫師,也是斗西念佛會創辦會長,兄弟五人皆為西醫醫師。父親是位西螺有名的老醫師,因得癌症,往生前三個月,囑咐兒女要依佛教方式處理後事,黃醫師兄弟五人也未信佛,不知所措,就請教篤信佛教的醫學院同學—彰化縣社頭鄉顧外科醫院顧醫師,同時也是社頭鄉念佛會會長。


顧醫師隨即禮請水里鄉 蓮因寺的法師,為黃老醫師開示淨土念佛法門,並授三皈依,從此黃老醫師每日精進念佛,念至功夫純熟,預知時至,於往生前三天即交待後事。


第三天下午黃老醫師往生前一刻,出現異常不可思議瑞相,當兒女、媳婦們聚集於庭院時,忽看到遠方的天空飄來三朵管狀的祥雲,雲下放出紅光,當三朵祥雲飛至庭院上空時,西方三聖— 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之金身出現於雲中,大放光明,莊嚴廣大,黃醫師家人當時被這一幕嚇得不知所措,全都躲入屋內,甚感驚訝之際, 阿彌陀佛忽從天而降,活生生佇立於庭院,並伸出右手,放下一朵蓮花於地,眾人見老醫師從房間走出,坐在蓮花上, 阿彌陀佛隨即全身放光,接引老醫師升上半空中,與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會合,就往西方天邊飛逝而去。 


一家人目睹此瑞相,有如電影般的情節,甚感驚喜不已,待全家人驚醒後,一夥人進入房間,方才發覺老醫師已經斷氣往生,全身酥軟,臉色紅潤微笑,皮膚光潔,如活人一般,呈現往生西方瑞相,真是不可思議。


黃炳祥醫師曾兼任雲林地方法院法醫二十年,解剖無數屍體,根據其數年經驗,即人死亡後,屍體會出現三種現象:


1. 全身關節僵硬;

2. 身體皮膚出現死人斑;

3. 瞳孔放大。


但其父親往生後,身體卻呈現不可思議的瑞相:


1. 全身酥軟,關節部位活絡;

2. 皮膚光潔,未出現死人斑;

3. 眼睛自然閉合;

4. 臉色紅潤微笑,為醫學無法理解的現象。


黃炳祥醫師深受佛力感動,便於西螺鎮成立斗西念佛會,並發大菩提願,要讓所有西螺鎮民每人都手戴佛珠念佛,皈依佛門,真是一位大發心菩薩。其弟於台中開設醫院亦成立念佛會,廣渡有緣,皈向西方淨土。

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好文分享



臨終接引,阿彌陀佛忙得過來嗎?



【臨終接引,阿彌陀佛忙得過來嗎?】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佛說無量壽經》


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中的第十九願「勤修我皆接引願」。有人問:「勤修我皆接引願,表明所有念佛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都會來接引,那阿彌陀佛忙得過來嗎?」


這是以凡夫的知見來猜測不可思議的淨土法門,殊不知,念佛法門感應道交難思議。


無量眾生念佛就有無量的阿彌陀佛及聖眾前來接引,這是因緣和合產生的現象。眾生能念佛的心是能感之因,阿彌陀佛的臨終接引願是增上緣,因緣耦合,就法爾自然地顯現出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前來接引的情境。


比如水清月現,月亮永恆地懸處虛空,地面的水只要清澈,月影就會自然顯現。水不上去,月不下來,然水中之月歷歷在目。


是故臨終接引之佛,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水中月、夢中事,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


同樣,吾人能念佛的心就像這個水,阿彌陀佛的大願就像月亮,兩者缺一不可。

                     (大安法師)

170、念佛必須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嗎?


菩薩行道。以利人為先。修淨業人。以真信切願為本。只要深信切願。不必一心不亂。都可仗佛威力接引。往生西方。



念佛人要生信發願。持佛名號。願生西方。離信願行三者。則無有是處。



修淨業人。以真信切願為本。能念到一心不亂。則甚好。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亂。便不能生之心。若常存此想。得則可。不得。則由常存不得生之心。便與佛不相應矣。



淨土法門。猶如大海。長江大河亦入。杯水滴水亦入。證齊諸佛者。尚求往生。五逆十惡者。亦預末品。何得以得一心及三昧。而拒其未得者。但取法乎上。僅得其中。自己決志求生。唯當企及於此。若謂非此決不得生。是又自立科條。不依佛說矣。



所言照料林事(編者注:謂居士林團體事務)。不能專修。深恐難得一心。未得往生或難如願者。須知菩薩行道。以利人為先。淨土之法門。以信願為導。有真信切願。雖未得一心。亦可往生。無真信切願。縱已得一心。亦難往生。(宗門人念佛。多不講信願。則仍屬自力難蒙佛力。以其彼既不感。佛難垂應。此一著要緊之極。故為道破。)但肯以光所說以上之事。實力行去。則與觀經淨業正因相應。與佛本願相應。固不必疑豫其難得往生也。



念佛人要生信發願。持佛名號。願生西方。離信願行三者。則無有是處。只要深信切願。不必一心不亂。都可仗佛威力接引。往生西方。倘使大徹悟人。再加以念佛。必能蒙佛接引。品位加高。


(印光大師文鈔)




169、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錯在哪裡?


  
           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 


     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是失其扼要。而復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此種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實則。由此而益加信願。以致一心。則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則成壞想念矣。不可不知。


                                                                   (印光大師文鈔)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印光大師云:惡業所招




印光大師云:惡業所招(一)

                        現在世界之劫運,吾人所受種種災難,皆是過去惡業所招,以致感受現在苦果。故知此惡業者,即過去惡因之所造成也。欲免苦果,須去苦因。過去已種之苦因,念佛懺悔,乃能消去。現在如不再種苦因,將來即能免受苦果。何謂苦因,貪瞋癡三毒是也。何謂善因,濟物利人是也。若人人明達因果之理,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災害自無從起矣。唯今人不明因果之理,私欲填胸,無惡不作,只知自己,不知有人。詎知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於害己。

                        惡業所招(二)

            甚矣近世天災人禍之頻數,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慘也。豈天道之不仁哉,實吾人歷劫以及現生之惡業所感召耳。斷無有無因而得果者,亦斷無有作善業而得惡果者。但以凡夫知見,不能了知宿世因緣,似乎亦有不當得而得者。若能曠觀多劫多生,則凡所受之善惡果報,一一皆如響之應聲,影之隨形,了無差爽也。

印光大師云:代母懺悔



印光大師云:代母懺悔

                         誠之所至,金石為開。又少實勝多虛,大巧不如拙。黃涵之作寧紹台道時,發心吃長素,勸其母亦吃,為備素菜,則但吃白飯。涵之函詢作何法方可。光示代親至誠懺悔,業消則能吃矣。未一月而長素矣。


                        上海黃涵之居士之母,不能食素,且不信食素為學佛要事。黃涵之函詢其法,余令其於佛前朝夕代母懺悔業障,以母子天性相關,果能志誠,必有感應。涵之依之而行,月餘,其母便吃長素矣。時年八十一,日課佛號二萬聲,至九十三歲去世。

168、念佛人為什麼不可以自殺求往生?


  
           若厭世心切者。不如竭誠盡敬。專志念佛。求佛垂慈。早來接引。以自殺求往生不僅不能往生。反而成枉死鬼矣。 


     念佛之人。不復作生死業。然宿業未盡。何能即得往生。若厭世心切。竭誠盡敬。專志念佛。求佛垂慈。早來接引。則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則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而自戕。當其正戕時。已經心失正念。況其戕之之苦。苦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也。此種邪見。自誤誤人。害豈有極。切勿說此話。免得無知受害。


                                                                   (印光大師文鈔)

167、念佛之人為什麼不可涉于禪家參究一路?


  
           參究者。均不注重于信願求生。無信願求生。則不能仗佛力了生死。生死不了。輪回無有出期。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禪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于信願求生。縱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誰。以求開悟而已。若生西方。無有不開悟者。若開悟而惑業淨盡。則可了生死。若惑業未盡。則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無有信願。則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兩皆無靠。欲出輪回。其可得乎?須知法身菩薩。未成佛前。皆須仗佛威力。何況業力凡夫。侈談自力。不仗佛力。其語雖高超。其行實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淵之別。願同人悉體此義。


                                                                   (印光大師文鈔)

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

166、念佛求生之人。為什麼不必求知念佛的是誰?


  
           末法人障深慧淺。求知不可得。不如學愚夫愚婦。老實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附來書) 


     雨木念佛十年。略知旨趣。竊謂靈峰。夢東諸大師。及我師文鈔。所示念佛方法。大抵皆就愚夫愚婦通途立說。若吾輩能通文字。心思復雜之人。仍用彼愚夫愚婦之念佛方法。斷斷不能往生淨土。鄙意以為念佛求生之人。當先求知念佛的是誰。蓋既見主人翁。則念佛方有用處。往生方有把握。不特念佛應當如是。即念經持咒。亦何莫不然。今人動謂老實念佛。死心念佛。即可往生。不知苟不能識得念佛的是誰。則念佛何能老實。何能死心。縱使日夜十萬聲。于生死有何相干哉。有以古人多專主持名。不參是誰相詰者。雨木曰。此乃古德罷參以後之事。初心非可效法也。雨木見今日念佛之人。十九不明此旨。實可哀湣。當時時苦口勸人。而居士中竟有謂我為邪見者。佛法真義。沉晦至此。曷勝痛歎。茲特披陳所懷。敬求印證。並乞詳加闡示。眾生之幸。非僅雨木一人之幸也。 


      詳觀來書。不勝欽佩。閣下欲令一切人親見本來。直登上品。觀經所謂讀誦大乘。解第一義。發菩提心。勸進行者。其閣下之謂乎。雖然。說法當須觀機。若不察機。妄投法藥。則與庸醫以藥殺人無異。須知禪淨二宗。歸元是一。修法各別。禪以徹見本來面目為宗。淨以信願念佛求生為宗。使世皆上根。則閣下所說。誠為有益。而上極甚少。中下甚多。不教以信願求生。而教以參究是誰。參而得之。固為大幸。尚須重發切願。以求往生。若參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誰不能往生之念。則斷無與佛感應道交。親蒙接引之事矣。而今之參者。其能真到大徹大悟地位者有幾。夫知念佛的是誰者。乃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也。勿以餘人論。即閣下亦未曾到此地位。何以知閣下未到。以至則決不敢說靈峰。夢東為就愚夫愚婦立說。而不知是誰。即老實念。死心念。亦不得名為老實死心。縱使日夜十萬。于生死有何相干。及謂古人專主持名為罷參後事。初心不可效法等語。由是言之。閣下之心。實欲自利利人。閣下之語。實為自誤誤人矣。切請緘默莫說。否則如來普度眾生之一大法門。被閣下關塞錮蔽。莫由開通。其罪當與謗佛謗法謗僧相等。可不慎乎。閣下之見。以不知契理契機之所以然。妄執利上根之法。而普勸一切修習。遂成偏執謬見。以不合機之法。妄行勸修。謂為佛法真義。光雖庸劣。敢與閣下同陷謗佛謗法謗僧之咎。而妄為贊許乎哉。如謂不然。祈付丙丁。各行各道即己。光豈能強閣下舍已所學而從我乎?不過以閣下見問不得不直貢愚誠耳。祈洞察是幸。


                                                                   (印光大師文鈔)

佛法為什麼不靈?



【佛法為什麼不靈?】 
一位小沙彌問:師父,佛經說念佛誦經可以消災解厄, 為什麼我仍在生病?難道佛法不靈?我疑惑很大,不想學佛了。

師父:吃了飯會不會飽?... 小沙彌:會飽。

師父:誦經和健康也是如此,身體變老變差是自然規律, 成住壞空是萬物的運行法則。 如果不誦經念佛也許你的身體狀況會更差, 就如同吃了飯到時雖然還會餓,但不吃飯一定會更餓。

小沙彌:那佛經說祈禱可以國土安寧,為什麼我們這麼多人 在念佛回向,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民安樂, 可還是有這麼多災難?

師父:清潔工每天都在清掃城市,會不會乾淨。

小沙彌:會乾淨。 

師父:為什麼街道上還是有垃圾?

小沙彌:有人在掃垃圾,有人在扔垃圾,掃的人少, 扔的人多,所以還是髒亂。

師父:祈禱也是如此。真誠祈禱的人少之又少, 而埋頭造業的人多之又多。 修行人應該像清潔工一樣耐得住寂寞,屢髒屢掃, 雖然有人繼續在扔垃圾,我們也要繼續一如既往的將念佛祈禱 進行到底。隨著時間的推移,像我們一樣的清潔工多了, 世界也就會越來越乾淨。

印光大師云:造像功德滅無量罪獲無量福



印光大師云:造像功德滅無量罪獲無量福

                        造像功德經云,如來欲示孝道,升忉利天三月安居,為母説法。優陀延王渴仰于佛,以紫旃檀雕佛形像,承事供養,如佛無異。及至九旬已滿,佛降人間。乃謂王曰,汝初為軌則,造佛形像。令諸眾生,得大利益。汝之功德,無能及者。若人以金銀銅鐵等物,雕鑄塑畫佛像,乃至極小如一指大。此人現生滅無量罪,獲無量福。後世尊貴豪富,信樂正法,展轉修習,至成佛道。由是各國王臣,俱造佛像。至阿育王所造最多。

                         宗禪大師
  
            廣州番禺高塘珠岡寺,宗禪大師,念菩薩恩德,廣大周摯,因修一閣,以奉聖像。中供觀音本像,兩旁供三十二應像。而本願居士等三十二人,各隨己力,出資以助,其功德不可思議。竊念過去劫中,一女人修佛塔,三十二人相助令成,後同生三十三天,倡首者為帝釋,輔助者作四方八天之天王。宗禪大師,本願居士等,不求人天福報,但願倡者,助者,及現在未來之瞻禮供養者,同得現生慧朗福崇,優入聖賢之域,臨終情空業盡,直登極樂之邦,見佛聞法,證無生忍,回入娑婆,度脫眾生而已。

                         求福供僧 

            泥龍雖不能致雨,禱雨者必祭泥龍。凡僧雖不能降福,求福者須供凡僧。而況觀音大士現身塵剎,尋聲救苦,其應化之迹,在乎普陀。是以歷朝欽敬,舉世尊崇。其山僧眾,及十方來者,皆屬如來弟子,大士兒孫。當香會時,幾滿二千。其中凡聖交參,行位難辨。可不念大士恩,培出世因,以至誠心,平等供養乎。心若真切,不但住世大阿羅漢如賓頭盧尊者等,定來應供。即大士或亦現凡僧身,俯臨法會。

165、如何認識和處理願與行的關係?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如鼑三足。缺一不可。真念佛人。當念佛時。信願行三。全體具足。如子憶母。其間斷無狐疑不信。與不願見母之念頭可得。發願當於朝暮念佛畢時。此外一切時但以至誠懇切念佛即已。 
  (附某居士原書) 

      鄙人信從淨土。已決定奉行。而於願行兩字。尚須乞教。願與行是否兩種分運。抑須同運。一。若以兩種而論。則念佛時先發願求生。如慈云十念求生文然後再念。惟念佛時只存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之旨。心口如一。歷歷而轉。於念念中但存這麼念。並亦無求生之願。而依此念法往生均屬上品。此是照徹悟禪師之語。二。若以願行同運而論。則念佛時聲聲如嬰兒墮水急呼母救。此杭州玉峰禪師之說。又若堅密大師云。六字洪名。念念之間。欣厭具足。與玉峰師說正同。惟以上兩說。第一說所云。念佛時似少懇切之旨。蕅益大師曾云。求生淨土。全賴信願。若無信願。則雖念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亦無得生之理。然則雖念到一心不亂。恐未能十足穩當。照第二說所云。雖念佛時願行具足。而念念之間。心中多存一願。則于一心不亂。似又嫌不純。按時杭僧□□師亦以不能兼顧。不能不顧為慮。玉峰有用兵之喻。末學鈍根未明究竟。想高賢必有確論以作後學津梁。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如鼑三足。缺一不可。閣下既已篤修淨業。信之一字。諒已全體擔荷。究竟無疑矣。至於願行二法。似猶有彼此對待之執。不能融會貫通。致於圓融無礙法中。生起許多障礙。俾徹悟。堅密。蕅益三大師之普照萬匯圓滿月光。只因一絲當目。便成分隔矣。惜哉!今謂真念佛人。當念佛時。信願行三。全體具足。如子憶母。其間斷無狐疑不信。與不願見母之念頭可得。說甚同運分運。說甚願存則一心不純。原是一個。何得頭上安頭。以不能兼顧及不能不兼顧為慮?觀閣下之所說。與某僧之論。皆實未能著實從事。乃於未發足前。先擬議到家景象。故于古人對治分別之法言。反生出種種分別。試問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不懇切而能然乎。無信願而能然乎?徹悟堅密二師之語雖有異。而意實相資而相成。認做分運同運。可謂無擇法眼。至於蕅益所說。乃是為一輩倚傍宗門。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及不依淨土宗旨而修。但以念至一心不亂為究竟極則事者之法藥也。何可引此淨宗門外之事。以例信願具足之真修。致門徑混濫也。此上約理通說也。若約事別說。發願當於朝暮念佛畢時。(晨朝十念。亦先念佛後發願)或用小淨土文。若身心有暇。宜用蓮池大師新定淨土文。此文詞理周到。為古今冠。須知發願讀文。乃令依文發願耳。非以讀文一遍。即為發願也。除朝暮發願外。一切時但以至誠懇切念佛即已。

                                                                   (印光大師文鈔)

精選文章

264、念佛沒有境界和瑞相能否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