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104、什麼是念佛三昧?




三昧即三摩地,亦云正定正受
謂一心念佛不為外境所動。


三摩地。亦三昧之別名
此云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於佛號中不復外馳之謂。正受者心所納受唯佛號功德之境緣一切境緣皆不可得也。


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此云正定正受。謂一心念佛。不為外境所動。不為雜念所侵。故名正定正受也。

(印光大師文鈔)




103、念佛以哪兩重工夫融于一心?


  
           即以勢至反念念自性。觀音反聞聞自性。兩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來萬德洪名。 

     吾人果能具真信切願。如子憶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即是以勢至反念念自性。觀音反聞聞自性。兩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來萬德洪名。久而久之。則即眾生業識心。成如來秘密藏。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

                                                                
                                                              (印光大師文鈔)

102、以果地覺。為因地心的準確含義是什麼?


  
           以彌陀果德。薰染眾生業識妄心。久久心與佛合。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是如是。

     令友所問。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者。以阿彌陀佛所證之菩提覺道。即阿彌陀佛一句萬德洪名。包攝淨盡。念佛眾生。果能懇到執持憶念。則以彌陀果德。薰染自己業識妄心。熏之久久。業盡情空。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全眾生心。成如來藏。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如是如是。

                                                                
                                                              (印光大師文鈔)

101、什麼叫帶業往生?念佛為什麼能帶業往生?



  

          眾生無力斷惑業。靠真信切願念佛之力。感佛垂慈接引。故能帶業往生也。 


    念佛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仗佛慈力。可以帶業往生。(約在此界。尚未斷惑業。名帶業。若生西方。則無業可得。非將業帶到西方去。)無論工夫深淺。若具真信切願。至誠稱念。無一不往生者。 


          彼世之不盡已分。以敦孝慈。妄欲冀附於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之例。雖佛力法力不可思議。由自己心地不正。與三世諸佛淨業正因相反。斷難獲永離眾苦常受諸樂之果矣。修淨業者。尚鑒之哉。 


       念佛了生。全仗佛力。由自己真信切願念佛之力。感佛垂慈接引,故能帶業往生也。

(印光大師文鈔)




100、什麼是自他俱念。禪淨雙修?



  
           自他俱念即禪淨雙修。唯具深信願者方能得益。否則固不如專致力於持佛名號一門也。 


     至於自他俱念。即所謂禪淨雙修者。有以專看念佛是誰。以期明心見性。不以信願求生為事者。雖似禪淨雙修。實為有禪無淨。既無信願。莫由仗佛力以帶業往生。倘未到業盡情空地位。又不能自仗自力以了生脫死。是知禪淨雙修。唯具深信願者方能得益。否則固不如專致力於持佛名號一門也。


                                                                  (印光大師文鈔)

99、為什麼說持名念佛攝機最普。得益最深?


  
         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速。故攝機最普。得益最深。尤其最利末法鈍根之士。 

   此四種念佛。唯實相念佛。諦理最深。然頗不易修。以唯仗自己戒定慧。及參究照察之力。別無他力補助。若非宿根成熟。則悟尚不易。何況實證。唯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速。倘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必於現生親證念佛三昧。臨終決定往生上品。縱根機陋劣。未證三昧。但以信願持佛名號。如子憶母。常時無間。迨至臨終。感應道交。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末世眾生。唯此是賴。否則但種來因。難得實益。果能志心持念。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心佛兩彰。而復雙泯時。則實相妙理。覿體顯露。西方依正。徹底圓彰。即持名而深達實相。不作觀而親見西方。攝機最普。得益最深。最利末法鈍根之士。大暢如來出世之懷。以故從上知識。多皆注重於持名一門。此念他佛之大致也。 

   以實相遍一切法。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淺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門也。於持名識其當體實相。則其益宏深。外持名而專修實相。萬中亦難得一二實證者。


                                                                  (印光大師文鈔)

98、專念他佛有哪三種念法?


  
         一觀想。二觀像。三持名。此三種念佛。法雖不同。皆需具有真信切願。方可與佛感應道交。方可決定現生出此娑婆。,生彼極樂。 

   專念他佛。有三種念法。一觀想。謂依十六觀經作觀。或專觀白毫。或但觀丈六八尺之佛身。或觀廣大法身。及具觀十六種觀。二觀像。謂對佛形像。想佛相好光明等。三持名。謂一心稱念阿彌陀佛聖號。此三種念佛。法雖不同。皆需具有真信切願。方可與佛感應道交。方可決定現生出此娑婆。生彼極樂。


                                                                   (印光大師文鈔)

97、什麼是專念自佛(實相念佛)?


  
         深窮實相。以期悟證。及禪宗看念佛的是誰。並各種話頭。以期親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者是。此於四種念佛中。名為實相念佛焉。 

   念佛一法。乃佛教之總持法門。但有專念自佛。專念他佛。兼念自他佛之不同。專念自佛者。如諸經中。深窮實相。以期悟證。乃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等諸法中。以般若智照。了達此一切法。當體全空。親見本具妙真如性。及禪宗看念佛的是誰。並各種話頭。以期親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者是。此於四種念佛中。名為實相念佛焉。


                                                                  (印光大師文鈔)

人情世故耽誤了道業



作者: 大安法師 

在修道的過程當中,你對這些人情世故過分地去勉強的隨順,完全就耽誤了自己的道業。這個常攝居士在八百年來也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耽誤自己。人情世故包括面也很廣。我們修行念佛為什麼心裡得不到清淨,功夫不能上軌道?也就是世間的多生多劫的一些人情世故看不破,斬不斷。這些東西如果在心裡非常堅固,實際上也是我們往生的巨大障礙。

這裡可以跟大家講一個公案——在《淨土聖賢錄》,清代有一個女居士,她就叫百不管。她是杭州人,曾經請教一個和尚:修什麼法門能夠離生死之苦?她有出離心。這個和尚就跟她介紹念佛法門,說:“念佛不難,難以持久;持久不難,難以一心。如果你能夠一切不管,專心念佛,至誠發願往生,那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脫離生死苦海。”這個女居士聽了就很高興。是一個老居士,年紀比較大。她回到家裡還真的就馬上行動,把家務事什麼的都分給她的媳婦去了,自己專門闢了一間佛堂就開始念佛。

念了一年多,又去請教和尚,說:“一年前你給我開示,我真的把家務事放下了專門念佛。自己考量也是沒有懈怠,但是這個心還是不清淨,妄想雜念很多。現在你有不有更好的方法教我呀?”

這個老和尚就告訴她:“你雖然拋棄了家庭事務,但是你內心的念頭還是兒孫、眷屬,這些愛根還很深。你愛根這麼深,怎麼能一心呢?所以你現在念佛要拔去這些愛根,真的在心理上將一切放下,然後才能夠得一心。”

這位女居士一聽,她感慨:“哎呀,師父話太對了,雖然我身體沒有管家務事,但是我這個心天天在管家務事,天天在想家裡的事情。”從此以後,她要真當“百不管”。她在念佛的時候,對家親眷屬的愛心一起來的時候,她就自己默念“百不管”。如果家裡有事向她請教——家務事怎麼處理,她也說“百不管”,來把這些放下。

過了一年多,她向那個老和尚感謝,她說:“師父對我的教導真實不虛,現在我真正做到”百不管“三個字,我現在往生有把握了。”果然,幾天之後無疾而終,預知時至往生。

南無阿彌陀佛 !




修行最終失去的東西



有人問佛陀:
通過修行,最終得到了什麼
佛陀答:什麼都沒有得到。 
再問:那您還修行做什麼? 
佛陀微笑: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失去
的東西: 
我失去憤怒、憂慮、
悲觀和沮喪;
失去焦慮不安;
失去了自私自利和貪嗔痴三毒
失去了凡夫俗子的一切無知習氣障礙。
話很淡,理很濃!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
只有兩件事,生和死。一件事已經做完了,另一件你還急什麼呢?

1、有緣而來,無緣而去。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來的歡迎,去的目送。一切隨緣,順其自然。 

2、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活在別人的嘴裡,也不活在別人的眼裡。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起妄緣,無心無為,自由自在,動靜自如,冷暖自知,當下就是修行。人不能做得太假,假了難以交心。

3、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靈沒有歸屬,不管你知不知覺,承不承認。心存美好,則無可惱之事;心存善良,則無可恨之人;心若簡單,世間紛擾皆成空。做好人,身正心安魂夢穩;行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4、真正的平靜不是你靜坐可以幾個小時不起,而是用一顆平和的心態看人間萬象,聽花開的聲音。坐念佛,行念佛,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5、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無法佔有,只能經歷。我們只是時間的過客,總有一天,我們會和所有的一切永別。
眼前的,好好珍惜;過去的,坦然。該來的,欣然接受!

分享今生跟我有緣的人

念佛念四字還是六字?


居士請問:您講《淨土資糧》時,總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印光大師也提到最好“六字洪名”。我想知道淨土宗祖師和您是怎麼念的 ?我每天早晚課百餘聲六字,其他時間都是“四字”。選 “四字 ” ,一來默念時間多,念起來順口;二來念的數量多有成就感。但不免擔心“四字”效果不如“六字”。請法師慈悲開示。


大安法師講:

原則上“六字”、“四字”都可以,你不要因此而忐忑不安。為什麼我們會講“六字洪名”呢?因為大多數念佛的人,他們的信心不足 ,所以就要通過六個字,尤其是通過前面“南無”這兩個字,來建立跟阿彌陀佛的那種親切的關係。


“南無”是梵語,多義不翻。它有恭敬、禮拜、歸命、歸元、救我等意思。你只要“南無”,跟阿彌陀佛建立了一種親密的關系,阿彌陀佛就緊緊地將我們攝取不捨了。所以初學者一般宜念“六字 ”。


如果你已經建立了“南無”的心態,“四字”裡已經包含了“南無”的時候,念“四字”也是可以的。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六字”或“四字”。

蓮池大師有一次也碰到一個居士問他:“有的人念六字,有的人念四字,大師您是念四字還是念六字啊?”蓮池大師回答的很有意思,他說:“六字隨眾 ,四字自念。” 隨眾的時候他是念“六字”,但是自己念就念“四字”。

原來我在福建的時候,有一位八十歲的老居士,念佛念得很好 ,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雷打不動。他就是念“四字”。他一直這麼念,每天早上兩點鐘佛號就會把他叫醒。但是他念的是“四字”,而叫醒他的佛號是“六字”。他就來找我,問我是不是要改成念 “ 六字”。我說你倒不需要改,這不是說明你的 “四字”裡面有“南無”嗎?


叫醒你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 淨土宗祖庭 廬山東林寺】


● 【YouTube 東林法音】佛法影音系列講座 :

96、蓮宗諸祖為什麼多皆專主持名?


末世眾生。業重障深。依觀經修觀。尚難成就。是以蓮宗諸祖。多皆專主持名。以持名易故。相續即生。 


念佛一法。當依淨土經論為准。末世眾生。業重障深。依觀經修觀。尚難成就。是以蓮宗諸祖。多皆專主持名。以持名易故。相續即生。

(印光大師文鈔)




95、淨土法門有沒有口傳心授之秘?




念佛一法。是按經典所說而修的。不是有秘密的。絕無口傳心授的道理。若有口傳心授之秘。便是魔外。不是佛子矣。 


竭誠盡敬。為學佛之無上秘法。當為一切人說之。不致力於此法。即是捨本逐末。 


所言預錫珍秘。不知淨土法門。絕無所秘。若有口傳心授之秘。(竭誠盡敬。為學佛之無上秘法。當為一切人說之。不致力於此法。即是捨本逐末。)便是魔外。不是佛子矣。密宗。則有秘傳。然不若淨土之為直捷穩當也。汝勿以現身成佛等大話自期。則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若欲現身成佛。或恐佛未能成。往生亦不可得。則兩頭成空。為可慮也。 

又念佛一法。是按經典所說而修的。不是有秘密的。絕無口傳心授的道理。何可冒險而來。

(印光大師文鈔)




94、為什麼說淨土法門是一乘無上之大教?








十念一念。即登不退。誠可謂一代時教之極談。一乘無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歷劫難逢。幸得聞熏。勉力修習。


大矣哉淨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當遜其奇特。十念一念。即登不退。歷劫修證者。當仰其高風。普被上中下根。統攝律教禪宗。如時雨之潤物。若大海之納川。偏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大小權實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證大菩提。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是以華嚴海眾。盡遵十大願王。法華一稱。悉證諸法實相。如斯大力用。諸佛共宣揚。若此極發揮。諸祖皆如是。誠可謂一代時教之極談。一乘無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歷劫難逢。幸得聞熏。勉力修習。恐彼無知狂徒。謂為淺近。故此依教贊述。令其奉行耳。





(印光大師文鈔)








93、為什麼說淨土法門于在家人更為要緊?





在家人。各有職業。不易參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為契理契機。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為要緊。以在家人。各有職業。不易參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為契理契機。老實頭顓蒙念佛。念到業盡情空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如來藏妙真如性。悉皆覿體全彰。待至臨終。定登上品。其或根機陋劣。未能業盡情空。然以真信切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之誠。性能與佛感應道交。親蒙接引。即得帶業往生。淨土之妙。妙在於此。


(印光大師文鈔)


92、為什麼說信願念佛法門是藥王中之藥王?


  

         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名為阿伽陀藥。萬病總治。乃藥王中之藥王也。 

    大覺世尊。名大醫王。普治眾生身心等病。所用之藥。其數無量。戒定慧三。攝盡無遺。以故此三。名為藥王。若能服之。即凡成聖。然藥雖美妙。修合實難。而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名為阿伽陀藥。萬病總治。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上中下三根。即生皆出苦輪。戒定慧三法。當念悉得具足。是知信願念佛一法。乃藥王中之藥王也。




(印光大師文鈔)




91、如何理解念佛一法是阿伽陀藥?



  

         以普生總治一切病故。 


   念佛一法。如阿伽陀藥。梵語阿伽陀。華言普生。亦云總治。以普生總治一切病故。念佛一法。能除八萬四千煩惱。亦復如是。所以念佛法門。包羅萬象。一切諸法。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諸法。無不還歸此法界。以其為諸法總持。故得無法不備。無機不收也。


(印光大師文鈔)




一心待死



印光大師云:
                        一心待死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瘉。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病瘉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則決定無由往生,以不願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汝母之病,宜切勸放下求往生,如壽未盡,求往生,反能速瘉,以心至誠故,得蒙佛慈加被也。祈與汝母婉曲言之,令勿效癡人說癡話也。

                        不可怕死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豈可今日要死,且不願死。既貪戀塵境,不能放下。便因貪成障,淨土之境不現,而隨業受生於善惡道中之境便現。境現,則隨業受生於善惡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畫餅。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歲死也好。一切任彼前業,不去妄生計校。倘信願真切,報終命盡,便即神超淨域,業謝麈勞。蓮開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矣。

                        怕死的心不得往生

            你切不可癡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我們在世間,猶如蛆在糞坑裏,囚在監牢裏,苦得了不得。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到清淨安樂逍遙自在之家鄉,何可怕死。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遠在生死輪迴中受苦,永無出苦的時期了。

六即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即一、理即佛,一切眾生,雖輪迴六道,日處塵勞煩惱中,與覺體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二、名字即佛,或從知識處,或由經典中,得聞即心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為佛法,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點頭會意,豁爾有悟,故名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這是圓教五品外凡位,不但解知名字,更進一步依教修觀,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故名觀行即佛。四、相似即佛,這是圓教十信內凡位,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斷塵沙惑,在此位上的行者,於觀行即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雖未真悟實證,而於理彷彿,有如真證,故名相似即佛。五、分證即佛,這是於十信後心,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證法身,從此成法身大士,其間從初住起,各各破無明,證三德,至等覺共歷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分,故名分證即佛。六、究竟即佛,這是從等覺,再破最後一分無明,則惑盡真純,徹證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覺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請參見附表說明十種位階,及六種即佛。

理即佛

一:凡夫位(對於佛法,聞信全無)

名字即佛

二:凡夫位(對於佛法,有聞有信)

觀行即佛

三:五品弟子位(外凡位)

相似即佛

四:十信位(內凡位)

分證即佛

五:十住位(菩薩位)

六:十行位(菩薩位)

七:十迴向位(菩薩位)

八:十地位(菩薩位)

九:等覺位(菩薩位)

究竟即佛

十:妙覺位(佛位)

                                                   (佛學常見詞𢑥)

【無心鏡像。照而常空矣。】~果清律師開示



這兩句也是教導我們,修行要用心如鏡,

怎麼用心如鏡呢?

好比鏡子:漢來漢現,胡來胡現,不來就不現。

漢:比喻莊嚴的人,莊嚴的人來了也現,

鏡子也不會說照久一點不要離開。

醜陋的胡人來了,鏡子也不會說:你趕快離去,不好看。

來者不拒,去者不留。而我們凡夫心往往就會執著,

好的要離開,你心就難過。

不好的離開,你就心慶快的很,

有愛憎之別,有執著,不能用心如鏡,

我們修行要用心如鏡唷!

所以我們心要常常如如不動,不取一相,如如不動。

不取什麼相?

不取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們的心就契入如如不動的心體,

就自然不著相,不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為什麼不著?

因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既然如夢如幻,取著它作什麼?

所以我們…用心如鏡。就好像無心的鏡像,照而常空了。

經上:迷時三界有,悟時十方空,欲知成道處,只在淨心中。

迷時三界有:迷惑的時候有欲界、色界、無色界。

悟時十方空:你徹底覺悟了,十方世界都空空蕩蕩一,

成為一如的境界。

欲知成道處:想要了知我們成就無上正真之道的處所在哪裡?

只在淨心中:只在清淨的這念心當中,所以心就是道場。

我們常常保持一念清淨心,當下就是佛。

90、為什麼說念佛一法取捨皆是?


  
         參禪一法。屬專究自心。則取捨皆非。念佛一法。屬兼仗佛力。則取捨皆是。 

    言取捨者。此約究竟實義為難(難者、反詰問也)。不知究竟無取無舍。乃成佛已後事。若未成佛。其間斷惑證真。皆屬取捨邊事。既許斷惑證真之取捨。何不許舍東取西。離垢取淨之取捨。若參禪一法。則取捨皆非。念佛一法。則取捨皆是。以一屬專究自心。一屬兼仗佛力。彼不究法門之所以然。而妄以參禪之法破念佛。則是誤用其意。彼無取捨。原是醍醐。而欲念佛者。亦不取捨。則便成毒藥矣。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饑食。不可相非。亦不可固執。唯取其適宜。則有利無弊矣。


                                                                 (印光大師文鈔)

89、初學者為什麼只能緣想一佛。不能緣境過寬?


  
         緣境若寬。則心識紛散。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則百千法門。無量妙義。咸皆具足。 

   且勿謂緣想一佛。不如緣想多佛之功德大。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如帝網珠。千珠攝於一珠。一珠遍於千珠。舉一全收。無欠無餘。若久修大士。緣境不妨寬廣。境愈寬而心愈專一。若初心末學。緣境若寬。則心識紛散。而障深慧淺。或致起諸魔事。故我佛世尊。及歷代諸祖。皆令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者此也。待其念佛得證三昧。則百千法門 。無量妙義。咸皆具足。古人謂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須問長安。可謂最善形容者矣。


                                                                (印光大師文鈔)

88、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含義是什麼?


  
         凡作觀持名。通名為作佛。心不作佛。則心不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觀無量壽佛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者。謂觀想佛像。憶念佛德。及與佛號。是佛者。謂當觀想憶念之時。佛之相好莊嚴。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悉現於觀想憶念者之心中。如鏡照相。覿體無二。然則心不作佛。則心不是佛。心作三乘。則心是三乘。心作六道。則心是六道矣。心之本體。如一張白紙。心之作用之善惡因果。如畫佛畫地獄。各隨心現。其本體雖同。其造詣迥異。故曰唯聖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聖,吾人可不慎於所念所作乎哉? 

  凡作觀持名。通名為作佛。

        作指心想。是指心是。觀想既是作。持誦禮拜豈不是作。

                                                              
                                                              (印光大師文鈔)

87、念佛的原理是什麼?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如來普令眾生緣念於佛。使之隨佛界之緣。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 

  念佛一法。乃以如來萬德洪名為緣。信願持名。持至一心不亂。即可轉凡成聖。其功能力用。超過一代時教一切法門之上。末法眾生。福薄慧淺。障厚業深。不修此法。欲仗自力斷惑證真。以了生死。則萬難萬難! 

  念佛法門。其來尚矣。以吾人一念心性。猶如虛空。常恒不變。雖常不變。而復念念隨緣。不隨佛界之緣。便隨九界之緣。不隨三乘之緣。便隨六道之緣。不隨人天之緣。便隨三途之緣。由其緣之染淨不同。致其報之苦樂迥異。雖於本體了無改變。而其相用固已天淵懸殊矣。譬如虛空。日照則明。云屯則暗。雖虛空之本體。不因云日而為增減。而其顯現障蔽之相。故。普令眾生緣念於佛。故曰“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又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夫隨佛界之緣。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若隨眾生各界之緣。則是心作眾生。是心是眾生矣。了此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念佛一法。乃以如來萬德洪名為緣。即此萬德洪名。乃如來果地所證之無上覺道。由其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如蜾蠃之祝螟蛉。久則化之。即生作佛。轉凡成聖。其功能力用。超過一代時教一切法門之上。末法眾生。福薄慧淺。障厚業深。不修此法。欲仗自力斷惑證真。以了生死。則萬難萬難! 


                                                                 (印光大師文鈔)

摘錄自淨界法師的唯識學概要



          你只要失掉人身,你就永遠活在果報當中!

  諸位你要注意這個六道裡面,你們知道六道裡面,造業最強的是誰嗎?對,人道,不是天道哦!在唯識學上說,除了人道以外其它道,幾乎沒有造業能力,幾乎了,都是在受果報,真正能夠創造生命的,就是在人道。

         在《宗鏡錄》上說,它說這一個獅子去吃一個鹿,對不對?我們看那個《動物奇觀》,獅子去追鹿把鹿給咬死了,你們認為這個是什麼業?善業、惡業?

        無記!對了!是無記業。為什麼呢?永明大師說,因為畜生道它的心識暗鈍,猶如做夢,沒有造業的功能。如果獅子吃一個鹿是一個罪業,那糟糕了。它由於過去的罪業變成獅子,結果獅子又造業,它不是沒完沒了嗎?那就一因多果了!它因為過去的一個因,它得到獅子這個色身,它已經付出代價了,結果這個獅子很自然的去吃鹿,要不然你叫它吃什麼,對不對?它沒辦法嘛!所以它是直覺呀,它完全是直覺呀,就像你夢中意識一樣。

        為什麼夢中意識,它的業不能得果報?心識暗鈍。你跑到其它道去了,其實都在還債,就是你一定是哪一生在人道的時候,做對什麼做錯什麼了。那六道天界也是一樣啊,天界幾乎沒有造業的能力,都沒有,一生都在享受快樂,當然了偶爾福報大一點,遇到佛陀供養一下,這個是特殊的,遇到佛出世。

        在經論裡面講一個事情說,說有一個優婆塞,一個在家居士,他去上班的時候,他要經過一個墳墓。古時候印度墳墓,有時候是天葬的,死亡以後就把屍體往樹林一丟,就沒事啦!讓這個鳥蟲去吃。那麼這個在家居士,他上班的地方呢,要經過一個墳墓的樹林。他早上去的時候,看到一個天女下來,在一個屍體上散花,讚美這個屍體。他就問你為什麼在這個屍體上面撒花呢?她說你不知道啊,我今生這麼快樂,是因為她前生的身體,這個就是前生的我呀,她佈施持戒做了很多善事,我才有今生的快樂呀。

        因為諸天剛去的那一刹那,他會知道他是怎麼來的。那麼這個在家居士,他下班的時候,黃昏的時候回來呀,看到一個餓鬼啊,拿一個木棒去打一個屍體。他問說你怎麼打他呢?他說你不知道啊,他害我很慘,就是因為他慳貪不舍,就讓我今天變成餓鬼了。

  所以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諸位你只有在做人的時候,你生命才會產生重大的變化,否則你都沒有改變,你都沒有機會。你只要失掉人身,你就永遠活在果報當中,你就沒有造因的能力了。

        所以你唯一的機會就是今生哦,得人身不容易,得人身如爪中土,失人身如大地土。你一旦人身失掉了,就意味著你連改變的機會都沒有了。你想拜八十八佛,沒門兒,念佛也沒有機會了。因為你只能夠得果報,因為你的第六意識全部在暗鈍當中,完全活在直覺。所以只有人的第六意識,因為它的思考能力強,它會產生一種學習的力量,從學習當中呢產生觀照來自我調整。其它道都不可以,它只能夠活在人生的生命的慣性。所以人生的第六意識是一個我們最大的機會。這個講到有漏位,它能夠造善造惡。

86、印光大師禁人讀誦研究大乘經論嗎?


  

         淨土法門。若果信得及。守得定。隨已所樂。諸大乘經論。皆當讀誦。倘此道尚未究明。一涉博覽。或恐舍此取彼。則欲了生死。難之難矣。有謂光禁人讀大乘經者。此乃不知利害。妄充通家之所說耳。 

    念佛一事。固貴純無間。所以一切時。一切處。均宜念。育經則不能如念佛之常不間斷。又何必於污穢處育也。持名若至其極。則不作觀。而淨境亦可具現。倘工夫不純。妄欲見聖境者。或有著魔之虞。所以古德多多皆主持名。以下手易而成功高故也。淨土法門,若果信得及。守得定。隨已所樂。諸大乘經論。皆當讀誦。倘此道尚未究明。一涉博覽。或恐舍此取彼。則欲了生死。難之難矣。有謂光禁人讀大乘經者。此乃不知利害。妄充通家之所說耳。 

    有謂光禁人讀誦研究大乘經論者。不知凡來光處求教者。或身羈俗網。或年時已過。對此事務繁冗。來日無多之人。倘泛泛然令其遍讀研究。而不先將淨土法門之所以。令其徹底明瞭。其於種善根。明教理。則或有之。於即生了生脫死。或恐無有希望。以注重於讀誦研究。以期開悟而自證。不復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為事也。不知凡夫具足惑業。欲仗自力。於現生中了生脫死。其難甚於登天。以故光不避譏誚。而攄誠以告耳。


                                                                  (印光大師文鈔)

85、印光大師拒人研究他宗嗎?



85、印光大師拒人研究他宗嗎?

  光並非拒人研究他宗。禪宗、相宗、密宗,無一宗不好。然吾人以博地凡夫之資,欲於現生了百千萬劫難了之事,當籌度己力之大小以修,且莫妄充通家。此法尚未真得,又去鑽研他宗。致于此最易得益之事,反弁髦視之,以致仍舊百千萬劫不能了耳。其不痛哉!

  佛法廣大,無量無邊。吾人以博地凡夫之資,欲於現生了百千萬劫難了之事,當籌度己力之大小以修,且莫妄充通家。此法尚未真得,又去鑽研他宗。致于此最易得益之事,反弁髦視之,以致仍舊百千萬劫不能了耳。佛法猶如太虛,了無東西

南北四維上下。所言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者,約自己所立之地位言也。既自己不能與太虛相契相合,須必按自己所立之地位以論,不妨於無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中約自己而定以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禪宗、相宗、密宗,無一宗不好。然以年已半百之人,

得仗佛力,能以具縛凡夫即了生死之法,而復致力於其仗自力之法門,雖能助淨業而圓通見解,誠恐心力不及,則以彼為正、以此為稍帶,必至難以得力。光並非拒人研究他宗,有不諒者,加以嚴厲之譏,謂禁拒人研究他宗。則光於冥冥中得福,而大眾以光為佛怨矣,祈自裁度而定之。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464頁 復李覲丹居士書七)




84、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成佛尚有餘裕。不學密法。又有何憾?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不學密法。又有何憾?切勿以密宗有現身成佛之義。遂將往生西方置之不論。則其失大矣。 

  淨土法門。徹上徹下。將墮阿鼻者。念佛尚得往生。已證等覺者。尚須回向往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切勿以密宗有現身成佛之義。遂將往生西方置之不論。則其失大矣。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不學密法。又有何憾?


                                                                (印光大師文鈔)

83、為什麼說密宗一法不能普被三根。不如淨土法門之千穩萬當?


  
         密宗一法。不能普被三根。不如淨土法門之千穩萬當。蓋契理而不契機。則不能感應道交。所謂說法不投機。便是閑言語矣。 

   王弘願居士。雖則崇信密宗。頗有效驗。然始則錯認消息。將有未得謂得之失。繼由多閱教典,。方知錯認。次則現雖工夫得力。而虛火上炎。無法自治。光以此二事。斷其密宗一法。不能普被三根。不如淨土法門之千穩萬當。謂君宿具靈根。見地高超。尚有錯認。及受病不知對治之失。則世之不及君者可知矣。彼謂密宗高出顯教之上。引種種言論以辨。然佛無二心。亦無兩法。欲抬高密宗。但當論密宗所以高處。既以密宗之妙處。與顯教之妙處證同。是欲推尊而實持平也。彼之所論。乃約教而遺機。光乃約機而論教之利益。蓋契理而不契機。則不能感應道交。所謂說法不投機。便是閑言語矣。


                                                                    (印光大師文鈔)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82、為什麼說當今修持。唯淨業最為第一?


禪宗。縱能悟。誰到業盡情空地位?相宗。縱能記清名相。誰能真破我法二執?密宗之神通。及現身成佛。亦實有其事。然非爾我之根性所可冀及。有欲得神通。欲即成佛。而由茲著魔發狂者甚多。 

當今修持。唯淨業最為第一。切勿聞禪之奧妙。教之淵深。密之奇特。而為之轉移。令如來普度眾生之道。因此見異思遷而失之。其不虛此生此遇矣! 

當今修持。唯淨業最為第一。切勿聞禪之奧妙。教之淵深。密之奇特。而為之轉移。令如來普度眾生之道。因此見異思遷而失之。致自己仍然在此娑婆世界。作生死輪回中人。可悲可痛。必專修淨行。即生了辦。庶可不虛此生此遇矣!

淨土一法。人人可修。修之均有感應。今人多多皆是好高務勝。以致或因撐場面。反累實益也。現今之人。一動手先講建築。未知淨土之所以。便欲遍研大乘經論。或慕禪宗之玄妙。或慕相宗之精微。或慕密宗之神通。將仗佛力了生死之法。視之若不濟事者。禪宗。縱能悟。誰到業盡情空地位?相宗。縱能記清名相。誰能真破我法二執?密宗之神通。及現身成佛。亦實有其事。然非爾我之根性所可冀及。有欲得神通。欲即成佛。而由茲著魔發狂者甚多。顯蔭。既能台宗。又得密宗真傳。已是灌頂大阿闍黎。凡所與灌頂之人。通皆現身成佛。彼到死時。咒也不會念。佛也不會念。在彼平時。心中。語意中。每以法身大士相擬。到了臨終。尚不如一字不識之老太婆老實念佛者。為能安危念佛而逝之為愈也。

(印光大師文鈔)





81、有人言及密宗亦以往生西方為事對嗎?


        須知密宗要旨在三業相應。果三業相應已久。便可從心所欲。未到心空而妄欲得者。或至著魔。此密宗一大關係也。 


  諾那來上海太平寺。言及密宗亦以往生西方為事。而阿彌陀長壽陀羅尼持之。開囪門。即能隨意長壽。或即往生。此語何可一概?勿道爾我不能。即諾那也不能隨意往生。一弟子以此事問光。光復之曰。此事理實為的確有之。但不可謂人人均能往。須知密宗要旨。在三業相應。果三業相應已久。便可從心所欲。未到心空而妄欲得者。或至著魔。此密宗一大關係也。


( 印光大師文鈔)




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80、今之學密宗者多開葷吃肉對嗎?


  
          喇嘛做大佛事。尚須吃素。可知平常吃肉。固非正義。 

          西藏。蒙古喇嘛皆吃肉。以其無什米糧。尚有可原。今之學密宗者。多開葷吃肉。反大嘉美其事。謂為吃了就度脫了。則成魔說矣。喇嘛做大佛事。尚須吃素。可知平常吃肉。固非正義。


                                                                (印光大師文鈔)

79、印祖如何評價顯蔭?為什麼說志尚浮誇。不務真修者可為年輕人一大警策?


  
         顯蔭天資甚高。顯密諸宗。皆得其要領。但以志尚浮誇。不務真修。死時顯密之益不得力。念佛之事向未理會。亦不得力。雖有多人為彼助念。而自己已糊裡糊塗。不省人事。此可為年輕之聰明人一大警策。 

   座下宿根深厚。聰明過人。不幾年。于宗。于教。於密。悉已通達。恨光老矣。不能學座下之所得。唯望座下從茲真修實證。則台。密二宗當大振興矣。但現在年紀尚輕。急宜韜晦力修。待其涵養功深。出而宏法。則其利溥矣。聰明有涵養。則成法器。無涵養。或所行所言有于已於法不相應而不自知者。此光區區愚誠也。 

      顯蔭天資甚高。顯密諸宗。皆得其要領。但以志尚浮誇。不務真修。死時顯密之益不得力。念佛之事向未理會。亦不得力。雖有多人為彼助念。而自己已糊裡糊塗。不省人事。此可為年輕之聰明人一大警策。良由顯蔭天資雖高。氣量過小。無韜晦涵養之真修。有矜張誇露之躁性。(在東洋回國。往寧波看其師。當日即病。次日即往上海)。因聞其師令閉關靜修一語。即日便病。次日即去。竟至延纏以死。可不哀哉。


                                                                 (印光大師文鈔)

78、為什麼學密宗要量自己身份?如不善用心。即易著魔便成廢物嗎?


  
         我佛法門無量。總要量自己身份。擇法而修。莫使求益反損也。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下化眾生。諸大菩薩上求佛道所常用之法門也。根無大小。皆可修持。有大便宜。快修快修。 

    修密宗者。需三密相應。但不善用心。即易著魔。若一著魔。便成廢物。 

     修密宗者。三密相應。即身成佛。但不善用心。即易著魔。即善用心。修此法門。便與其他法門相隔。非若修淨土法門。與其他法門多無妨礙。故修密宗者。若能得益。固然是好。若一著魔。便成廢物。 

      我佛法門無量。總要量自己身份。擇法而修。莫使求益反損也。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下化眾生。諸大菩薩上求佛道所常用之法門也。根無大小。皆可修持。有大便宜。快修快修。不要聽人說何法。便修何法。今日張三。明日李四。口頭上說得天花亂墮。心地上絲毫也用不著。所以古來大法師。大宗師。對此淨土法門。莫不提倡。


                                                                  (印光大師文鈔)

77、學密宗者欲得神通。欲現身成佛有什麼危險?



         欲得神通。欲現身成佛。即易著魔或致受病。密宗之危險。殊非筆墨所能宣。祈死守淨土修持。讓他人通通成佛去。

   學密宗者。病在欲得神通。欲現身成佛。問之。彼皆謂無此念。實則無一無此念。以其宣導之人。先以神通吸動人。何能令學之者無此念乎?昨頗有五六位。非黃君一人。彼見信與否所不計也。彼學密而回向淨土。故是正理。但恐不屑生淨土。欲現身成佛。或致受病。使彼無此種知見。斷不至稱讚大愚。既稱讚大愚。則是以大愚所說為至當之論。然大愚之成佛之弟子。並無成佛之表示。足知其為妄稱許人。以期世人恭敬供養。尊己為已成佛之高僧。其犯大妄語。以凡濫聖之罪。實非小可。我等但守淨土修持。讓一切人皆得成佛。以度我等。則何幸如之!

   當此大劫。好不志心念佛而妄想紛飛。論說空話乎?密宗之危險。殊非筆墨所能宣。祈死守淨土修持。讓他人通通成佛去。


                                                              (印光大師文鈔)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76、今之傳密和學密者各以神通為事是否有失密宗本旨?



         今之傳密宗。學密者。各以神通為事。未免失其本旨。傳者尚無真神通。學者誰得真神通?學佛法。何可作瞎搗亂。謀發大財。得大權乎?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密宗道理。不可思議。而今之傳密宗。學密者。各以神通為事。未免失其本旨。傳者尚無真神通。學者誰得真神通?

       今之人多是越分打妄想。想得神通而學密宗。(真密宗者。在例外。)如傅某之魔死北平。某諸弟子有欲發大財者。反致虧一二百萬;有欲得權利者。反致數十人關閉牢獄;有欲即成佛者。反致著魔發狂。某奉某喇嘛為師。其師有神通。能知過去未來。彼必問及獨立之事。則當日獨立。當日送命。某清澈及某之神通。致許多極崇奉之弟子倒楣。可知師與弟子。皆是不安本分。無神通。何可充有神通?學佛法。何可作瞎搗亂。謀發大財。得大權乎?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汝且守分。一任人皆成佛。汝縱無大得。幸有此許多佛。必不能不相度也。


                                                               (印光大師文鈔)

75、為什麼說顯蔭之死。遠不如愚夫愚婦?



         末世眾生。根機淺薄。唯淨土法門。方可依怙。試觀顯蔭之死。遠不如愚夫愚婦。而顯蔭之所知。非愚夫愚婦所能企及。而愚夫愚婦之所得。又非顯蔭所能企及。故祈專志淨宗。勿被密宗現身成佛之語所動。現身成佛。乃理性。非事實。若認做事實。則西藏。東洋之佛。不勝其多。如顯蔭自命得密宗正傳。而死時竟成一業識茫茫。無本可據之人。其已現身成佛矣。何又結果如是也。祈洞察是幸。

  末世眾生。根機淺薄。欲於教義禪宗。得真利益。甚難甚難。唯淨土法門。方可依怙。試觀顯蔭之死。遠不如愚夫愚婦。而顯蔭之所知。非愚夫愚婦所能企及。而愚夫愚婦之所得。又非顯蔭所能企及。正光所謂性水澄清。由分別而昏動。識波奔湧。因佛號以渟凝。故致上智不如下愚。弄巧翻成大拙也。願居士專志淨業。勿歆羨于宗通說通。庶可於了生脫死。不成畫餅。周德廣。二月初二。念佛坐逝。無悲戀之情。有悅豫之色。當必直入蓮邦。為彌陀弟子矣。去年病中。發願以所積萬金作善舉。因以七千元交光。三千四百元。印大士頌一萬部。一千六百元印不可錄。二千元印新排之增廣文鈔。餘三千元。作別種善舉。其子四人。俱不甚豐裕。而能以親所積者。為親作功德。不肯自己受用。亦可謂難行能行矣。祈專志淨宗。勿被密宗現身成佛之語所動。現身成佛。乃理性。非事實。若認做事實。則西藏。東洋之佛。不勝其多。且勿說平民。即□□之心行作為。佛氣尚無。況說成佛乎?以彼于民不聊生之時。猶然不惜百姓脂膏。任其鋪排耗費。而錢到已手。便當命寶貴。毫無慈悲喜舍之念故。顯蔭自命得密宗正傳。謂佛法東流中國。唯弘法大師教理圓妙。曆斥中國各宗祖師。皆不及弘法大師之正傳。而死時竟成一業識茫茫。無本可據之人。其已現身成佛矣。何又結果如是也。祈洞察是幸。


                                                               (印光大師文鈔)

精選文章

264、念佛沒有境界和瑞相能否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