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2日 星期三

淨土百問 | 計數念佛好還是用清淨心念佛好?


【淨土百問 | 計數念佛好還是用清淨心念佛好?】

信眾:請問法師,用計數念佛好還是用清淨心念佛好?

大安法師:對初學者來說,宜從計數念佛入手,功夫漸深,自然與彌陀名號的功德相應,令心趨向於清淨。

凡夫眾生開始念佛的心都是污染的、生滅的,只要是在心意識範圍都不是清淨心,真正的清淨心是要離開心意識的。

「 心」是阿賴耶識,「 意」是第七末那識,「 識」是第六分別識。未離開心意識,又稱眾生心、生滅心。吾人信願念佛,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號泯為一體了,全佛即心、全心即佛。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將心安頓在不生不滅的法性理體上,如是即有一定程度的清淨心了。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還不叫究竟清淨,唯有佛才是究竟清淨。
了解這些修因證果次第後,還是要從老實計數念佛開始,每天至少念一萬聲以上,多多益善,念清楚、聽清楚、想清楚、計數清楚,每日數量用功課冊記下來。
是否有清淨心不必理會,功夫境界是水到渠成的,如果老是去琢磨,就會成為一種負擔。
往生一法全憑信願持名,我們有信願才會去計數念佛,通過計數念佛又能夠增上我們的信願,是由吾人計數念佛這樣懇誠感通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加持,令我們橫超到西方淨土。
念佛的主要目的就是求往生,只要成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畢竟臻於清淨,因為極樂世界是清淨的法性土,有極大的加持力。
而在這個世間想求清淨卻甚難甚難,因為這個五濁惡世,整個的環境和眾生的心都是染濁的,吾人處在這種濁染的時空中,不能不受影響。
所以我們要明白,是通過計數念佛漸次獲得清淨心,不是想有清淨心便能得到清淨心的。
是故我等淨業行人當在計數念佛上下功夫。制訂定課與數目,循規蹈矩地完成,日積月累,自然成辦往生資糧。
附錄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 (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

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万,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
——印光大師《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編者按:
當年慈舟大師就是向印光大師請教而獲得這個安心法的,他在《大師教我念佛方法》一文中說:
「 (慈)舟因大師十周紀念,想起昔年大師送舟於靈巖為住持時,得大師開示念佛之法,須在心中記一句至十句數,十句再十句,十句再十句,常時如是,不用數珠,若以珠計百、千、萬則可。」
舟即依教奉行,果然與前數十年如一人與萬人敵之難,若有所釋,如是自覺可喜!一人喻正念,萬人喻雜念。 」
自後於蘇州報國寺見大師時,請問大師:「此十念法於淨土諸經及《聖賢錄》未見出處,大師從何得之?」大師笑云:「此借用五停心觀中數息觀以數佛耳。」(《印光大師紀念文集》)
---------------------------------------------------
●【 淨土宗祖庭 廬山東林寺】




精選文章

264、念佛沒有境界和瑞相能否往生?